第一次监考
2017-09-28何钻莹
何钻莹
“要对别人负责,不敢懈怠”
距离高考还有半个月,入职顺德均安中学一年、担任高一数学老师的何嘉瑜收到一条信息。点开,是要去当高考监考员的通知。“哇,我要去监高考啊!”何嘉瑜很激动,在她心中,监考员很神圣。
“很辛苦的!”“要6点半起床!”“晚上七八点才能回来!”“很容易被投诉的!”办公室里资历较深的同事纷纷调侃这位新老师。何嘉瑜似懂非懂。
5月27日,何嘉瑜早早起床,到顺德华侨中学参加高考监考员培训。同去的都是未参加过高考或者水平考试监考的老师。两个半小时的培训,关于一本含有条形码、答题卡、试卷袋等高考资料的《普通高考考务培训资料“样本”》和一本监考员守则。
“要佩戴证章;要在两分钟内发完考卷;不可抄题、做题;不可传试题出考场;不可带手机、电子储存记忆录放设备……”何嘉瑜也边听边做笔记,印象最深的是“出了问题马上找联络员(一个联络员负责五个考场)!”
接下来几天,遇到一些相熟的前辈,何嘉瑜都会向他们讨经验。“发卷子要快!”“最重要的是不要发错!”……每每听到这些,何嘉瑜都会感到责任重大。
高考前一天,何嘉瑜去即将要监考的顺德第一中学进行第二次考场培训。一到培训点就领了监考员证。她把玩着这个特殊的证件,还发了朋友圈:“希望所有不懈的努力,都能开出最绚烂的花,结出最棒的果!”这是对她自己说,也是对即将监考的30名考生说。
两个多小时的课程后,进行了测试。20道题,每道5分,95分才算通过,未能通过的要继续测试,直到通过为止。测试内容都是关于规定时间点要做的事,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何嘉瑜第一次就做了95分,通过了考试。
接下来去到对应的考场,确认和印在纸上的座位表一模一样安放好的桌子,干净的黑板,空无一物的墙角,一切都在安静地等待明日那场无声战争。
何嘉瑜出门贴好封条,当天的工作就完成了。
一切都毫无意外,但她当晚还是有点紧张,她特意比平常早了一个小时休息,因为明天是不能出任何差错的。“做学生的时候,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但成了老师,要对别人負责,不敢懈怠。”
“万一他们没选对我会很急的!”
虽然前几天还觉得紧张和有压力,但真正踏入考场时,作为监考老师,何嘉瑜的期待和兴奋更多。对她来说,高考考场是考生们的终点也是起点。而她正是这个转折点的见证者。
6月7日早上5点多起床,换上运动鞋,6点40准时上大巴。途中因堵车耽误了近十分钟,终于赶在7点半抵达考场。8点钟,早已坐在考务办公室等待的监考员拿到了高考试卷、答题卡、点名卡、草稿纸、金属探测仪和指纹识别器。其中试卷用密封袋包好,外面裹了一层保鲜膜。
一个试室30名考生,配备两名监考员,男女搭配或者女女搭配。何嘉瑜的搭档是顺德一中的一名资深教师。捧着那叠考卷,何嘉瑜感觉有点沉重。“按流程表去做就好了,”拎着仪器和其他资料的搭档说。
8点半,预备铃响,何嘉瑜和搭档撕开教室封条,这场监考正式开始。每个考生走进来,何嘉瑜都举起金属探测仪检查其全身,这一任务规定由女监考员来完成。通过探测仪的检验,考生就来到另一位监考员面前比对指纹、身份证和准考证。
探测仪滑过学生左手,“滴!”一声响起,何嘉瑜注意到是个手表。滑到脚部,“滴!”一声再次响起,何嘉瑜蹲下,仔细看,发现是他鞋带上的一个金属扣。四场考试,每场都执行同样的检查程序,她几乎熟知每个考生身上佩戴的所有金属对象。
也有疑惑的时候,金属探测仪扫过一名考生的文具时,不断发出信号,何嘉瑜翻开文具,逐一检查,发现是眼镜盒边上的一个连接环。虽是有惊无险,但还是得格外小心。
8点45分,启封、分发答题卡;8点50分,验封、拆封、清点考卷;8点55分,分发考卷。
虽然按照流程表,内心已经排练了很多次,但是真正分发起来,何嘉瑜还是有点紧张。她曾听说,有名考生因为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收到考卷,没时间阅题,投诉监考老师。但她更担心的其实是影响考生的考试心情。所以她特意错开了分发方向,发A卷从左边第一个开始,发B卷从右边第一个开始。
9点,开考;9点15分,考生不能再进入考场。幸好何嘉瑜所在考场没有考生迟到。常常听闻考生因迟到无法进考场,她会觉得很可惜,但是她又很认同这个纪律。因为开考15分钟,所有人都进入了考试状态,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情况而打扰到大家。“既然你觉得高考很重要,为什么你会迟到呢?”
两天四场考试,每个时间点做什么,谁来做,都印在流程表上,监考员近乎机械地执行。每一场考试期间,何嘉瑜都端坐在讲台上,左右前后来回地观察考生的情况。有的考生边写边抓头发;有的考生一脸懊恼仍默默答题;有的考生突然会抬起头滚动着眼珠念念无声……“觉得挺可爱的,看到他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何嘉瑜偶尔也会看看考卷是不是真的这么难。看到语文作文题是选择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当年的理科生思维涌现,马上选用最简单的三段式。标题为今日之中国,第一部分是今日之中国乃富强之国,写一带一路;第二部分是今日之中国乃文明之国,写共享单车;第三部分是今日之中国乃和谐之国,写最美乡村……何嘉瑜在脑海里编辑出一篇标准的考场议论文。
她往前探身,看看前两排的考生。文科生的作文自然是花样百出。但是第二天答数学题的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看了考卷,何嘉瑜在脑海里快速运算了几道不需要作图的选择题,她想看看考生的答题情况。刚探出身,她又忍住了。“万一他们没选对我会很急的!”
“五年前监考老师帮过我”
6月8日考最后一科英语,暴雨。
发完最后一张答题卡,一名考生举手。何嘉瑜快步走过去,发现她把准考证号填成了身份证号。她有点胆怯地申请换卡,何嘉瑜轻声地安抚她,一如当年的红衣服监考员。
五年前,何嘉瑜参加高考,几次模拟考都排名前三十的她毫不紧张。而且考场是在自己就读的顺德李兆基中学(简称“李中”),两名监考员的其中一名还穿了红色Polo衫。何嘉瑜虽然不认识他,但能确认他是李中的老师,因为当天全校的老师都穿了同样的红色衣服。
做英语卷子的时候,按照一贯的做法,她先写了作文。起完稿,她迫不及待地抄在答题卡上。一抄,错了,划掉,再抄,又错了,再划掉。一连写了八个单词,错了五个。何嘉瑜慌了。她边写,手边抖。看着脏乱的卷子,回想起老师课堂上说,卷面要整洁,没办法,她写不下去了。
她举手,幸好过来的是熟悉的红衣服监考老师。何嘉瑜迅速找到安全感,认定他会尽力帮她。“老师我可以换答题卡吗?”“应该没问题的,但是可能要等比较长的时间。”15分钟后,监考老师带来新的答题卡。何嘉瑜才真正松了一口气。旧答题卡上的条形码没能撕下来,尽管考前老师叮嘱那是很重要的,但是监考老师说“没有也没关系。”何嘉瑜很相信他。
发榜那天,何嘉瑜的英语成绩反而最理想。回想起来,她依然很感激当年帮忙换答题卡的监考老师。
五年后相似的场景,通知联络员、请示考务长、考务长到场确认情况……何嘉瑜这才知道原来当年那15分钟里监考员做了这么多事。“我都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了,就记得有个穿红色衣服的监考老师帮过我。”
继续重复第四次工序,下午5点,铃响,考生停笔,舒了一口气。
何嘉瑜走下讲台收草稿纸,一个女生远远望着她笑。走上前,才看到桌面上平摊开一张A3草稿纸,上面写着“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几个大字,何嘉瑜不自觉地笑了。
6点02分,结束了全部工作,何嘉瑜踏出校门,抬头看了看雨后的天,空了。她从未想过,五年后,她会以监考员的身份再次回到考场,以同样的方式去帮助了一名考生。此时,她描述监考员的词不再是神圣,而是责任。
(肖文钦荐自《南方人物周刊》)
责编:Ester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