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90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2017-09-28马瑞芳

中国药业 2017年18期
关键词:预防性围术抗菌

马瑞芳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690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马瑞芳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目的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69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170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64%;预防给药品种合理率为88.82%,其中预防给药以头孢唑林为主,共148例(占87.06%);首次预防给药符合术前0.5~1.0 h者130例(占76.47%),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为67.65%。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继续加强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Abstract:Ob jectiv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M ethods Th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690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ypeⅠincision which were collected in 2016.Resu lts Totally 170 cases who prophylactically used antibiotics,and the preventive utilization rate was 24.64%.The rational rate of antibiotics selection was 88.82%,cefazolin was the main varieties of antibiotics for preventive use,totally 148 cases(87.06%).There were 130 patients(76.47%)whose first prophylactic used antibiotics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eoperative 0.5 to 1 h,and the rational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67.65%.Conclusion Th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ypeⅠincision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irrational phenomena.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erioperativ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s so a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

Key words:typeⅠincision;perioperative period;prophylactic application;antibiotics;rational drug use

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部位感染、降低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1-2]。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法[2009]38号以下简称“38号文件”)等文件精神,对2016年1月至12月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并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归档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690份,共涉及9个科室,手术包括骨科手术(一般骨科手术、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折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甲状腺手术、疝气手术、乳腺手术、白内障手术及介入手术等。涉及患者中,男402例,女288例;年龄17~88岁,平均52.1岁。患者术前均无感染,且术后未出现感染征象,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住院期间未行其他手术。

1.2 方法

通过查阅医院信息系统(HIS)及归档病历,设计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相关情况逐项进行统计。

1.3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对于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术、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岁)、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患者可以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参照卫生部规定的常见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择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类或克林霉素,且用法、用量合理;预防用药时机应符合术前0.5~1.0 h;预防用药疗程应不超过24 h,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到48 h;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

2 结果

2.1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170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64%,符合卫生部规定(≤30%);术前预防给药时机符合0.5~1.0 h的有130例,合理率为76.47%,术前给药时机不合理24例,占14.12%,术前未给药术后给药16例,占9.41%。详见表1。

2.2 抗菌药物类型和品种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涉及4大类5个品种,其中以头孢唑林为主,共148例(占87.06%),因头孢唑林过敏而选用克林霉素3例,用药合理率为88.82%。有19例手术围术期分别选用了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符合文件要求。围术期均为静脉注射给药,且无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现象。详见表2。

表1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

表2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及构成比

2.3 抗菌药物使用疗程

预防用药疗程合理115例(67.65%),其中预防用药疗程≤24 h者82例(占48.24%,其中仅术前用药1次者3例),预防用药疗程未超过48 h者33例(占19.41%)。预防用药时间长于 48 h有 55例(占32.35%),其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最长为13 d。

3 讨论

3.1 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指征

Ⅰ类切口手术属于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一般不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8号文件也明确规定,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得超过30%,且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本次调查的69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有170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64%,符合相关文件要求,说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征把握合理,无过度用药现象。

3.2 正确掌握围术期预防用药时机

本次调查发现,170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中,术前用药时机符合0.5~1.0 h的有130例,合理率为76.47%。有部分病例术前预防用药时间小于0.5 h或术前未用药而术后开始预防给药,时机均不合理。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应控制在术前0.5~1.0 h或麻醉开始时,这是为了在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能达到最低抑菌浓度[3-4],从而有效抑制手术期间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险[5]。术后开始给药与预防手术期间细菌感染的目的相违背,而术前给药后不足0.5 h开始手术,可能使切皮时局部组织及血液中药物有效浓度不足,造成预防感染效果不理想。

3.3 围术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型、手术部位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抗菌药物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6-7]。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故一般首选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类作为预防用药,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感染。本调查主要涉及4大类5个品种,其中以头孢唑林为主,共148例,因头孢唑林过敏选用克林霉素3例,用药合理率为88.82%,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品种选择较为合理,基本上符合“38号文件”关于围术期预防用药的规定。但仍有个别医师选用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钠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预防切口感染,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不符合文件要求。头孢他啶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主要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为广谱抗菌药物,不推荐围术期预防使用。头孢西丁钠为头霉素类,其抗菌谱虽相当于第2代头孢菌素类,但循证医学主要推荐用于可能存在厌氧菌感染的口咽部手术、肠道手术及经阴道的妇科手术等,不作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一线用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其存在广泛耐药现象,故文件中规定,除用于泌尿系统手术预防感染外,应严格控制该类药作为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

3.4 规范术后预防用药疗程

文件中规定,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疗程不应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本调查结果显示,术后继续预防用药的有167例,其中预防用药时间未超过24 h的 有 79例(47.31%),未 超 过 48 h的 有 33例(19.76%),还有32.93%的患者因术后切口出现红肿、渗出等现象而延长术后预防用药时间。有研究表明,过度延长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增强预防效果,反而可能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医药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细菌耐药菌产生,从而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8-9]。同时,术后切口出现红肿、渗出等炎性反应并不能过度依赖抗菌药物,还应了解患者的基本状态,监控患者的血糖水平,做好切口局部的消毒和护理及病区管理等工作[10]。

本调查结果表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征把握合理,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给药时机已逐渐规范,但仍存在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及个别选药不合理现象。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力度,完善监督管理措施,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临床医师应定期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增强合理用药意识,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行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1]李慧兰,朱苗苗,张 佩,等.某“三甲”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8):1030-1032.

[2]陈雅倩,赵元伟,王 伟.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6,9(10):67-68.

[3]王慧铃.2013年上半年我院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73-175.

[4]文小静.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1):23-25.

[5]徐新闻,黎碧云,蔡彩敏.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海峡药学,2015,27(2):203-204.

[6]徐 芸,陈 瑞,范鲁雁.580例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5,27(3):200-202.

[7]朱洁品,张晓伟.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6,29(3):446-448.

[8]任飞宇.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10):152-153.

[9]班 莉,黎行山.Ⅰ类切口手术398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5):45-47.

[10]季明娟.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淮海医药,2013,31(4):362-36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ophylactic App lication of Antibiotics for 690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ypeⅠIncision

Ma Ruifang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Dalian,Dalian,Liaoning,China 116021)

R969.3;R978.1

A

1006-4931(2017)18-0086-03

10.3969/j.issn.1006-4931.2017.18.031

2017-04-10)

猜你喜欢

预防性围术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