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纳克:持续创新赢未来
2017-09-28王作函
本刊记者 王作函 文/图
天纳克:持续创新赢未来
本刊记者 王作函 文/图
TENNECO Make a Highlight Presentation at ENGINE China 2017
During the event of ENGINE China 2017 held in August of 2017, TENNECO presented its latest generation of Urea SCR and post-process system of EuroⅥ , demonstrating to China’s combustion engine industry the company’s technological strength in post-process systems.
中国排放法规的快速升级,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国际零部件企业开始调整战略,以期能够抓住更多机会,进而推动中国区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在8月28日举行的第16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上,全球著名的后处理系统供应商天纳克不但携其最新开发的新一代尿素喷射系统和满足欧Ⅵ排放标准的后处理系统首次亮相,向内燃机行业展示了其在后处理发面的技术实力,而且数位高管也纷纷到场助威,并第1次与行业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介绍了天纳克在中国发展的概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
深耕中国市场20年
天纳克是全球少数几家具有全系统集成能力,提供面对道路国Ⅵ、非道路国Ⅳ及以上法规的后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天纳克在全球6大洲的2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2.6万名员工、91家制造工厂以及15个研发中心。
天纳克也是较早开拓中国市场的北美零部件供应商之一,1995年便在北京成立了第1家合资企业。时至今日,在满足中国市场本土化上,天纳克的布局已经相当完善,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重庆、长春、苏州、成都等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制造工厂,并在苏州建立了天纳克全球3大研发中心之一的中国研发中心。
据天纳克集团空气净化事业部亚太区商用车和非道路用机械销售与产品管理执行总监路昕介绍,在乘用车领域,天纳克已经同一汽、上汽、北汽、长安汽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在商用车领域,天纳克的客户群体基本覆盖了中国主流企业,包括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福田汽车、上汽商用车以及潍柴等。“天纳克在中国市场,以本地化研发、本地化生产布局,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供更为优化的产品,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以期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环境。”
“过去9年,天纳克中国业务增长了4倍,是天纳克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成为天纳克全球3大研发中心之一。”天纳克集团执行副总裁和空气净化事业部总裁过鹏强调,中国市场是天纳克在全球取得成功的关键。
创新赢未来
过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纳克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并制定了中国长期战略规划,我们也会以最快速度进行本地创新与本地决策,支持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本次展会展出的新一代尿素喷射系统以及欧Ⅵ后处理系统,正是天纳克重视中国市场的最佳诠释。”
“很高兴能在这次展会上展示我们的最新一代尿素喷射系统以及排气后处理系统。”天纳克集团副总裁和首席技术官Ben Pate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正在准备向国Ⅵ阶段升级,天纳克的尿素喷射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尿素回流冷却和水冷2种冷却形式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已在欧美市场得到大量应用,所以,在中国车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天纳克能够为客户提供达到欧美市场要求的产品。”
据介绍,天纳克在此次展会上展示的新一代尿素喷射系统,采用全新一体化设计,将尿素喷嘴、泵等系统零部件进行集成,其模块化的设计有利于整车布置。“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NOx,而天纳克拥有SCR系统核心的尿素喷射系统和混合器及封装产品,可以实现超过90%的NOx转化效率。此外,天纳克正在开发能够减少99%NOx的系统,不仅提升发动机和整车的燃油消耗率,还降低了初装成本,天纳克的GPF和DPF主动再生技术也是目前市场上降低PM2.5最行之有效的技术。”Ben Patel还告诉记者,天纳克目前的后处理系统具备了对排气温度、污染物含量以及尿素温度等参数的监测,并将其传递给车辆发动机的电控装置,实时控制尿素与尾气的反应进程。
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中国及亚太地区将涌现出新的机遇,天纳克中国研发中心将引领亚太开创更洁净、更安静的驾乘理念。过鹏认为,到2023年,亚太市场增长率对全球汽车市场的贡献度将占到70%,而且随着亚太地区排放法规的升级,市场对更清洁的产品需求激增,天纳克将把更多在欧美采用的新技术移植到亚太地区,并提供本地化方案。
“未来的市场机遇虽然很大,但挑战也同时存在。天纳克接下来要做的,还是要‘苦练内功,提高实力’。”过鹏告诉记者,未来天纳克将重点从3方面苦练内功: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完善适合公司发展的培训体系;二是推进管理体制和流程的适应性,既有标准统一的管理,又能和区域市场特点相结合;三是推进项目管理和供应链的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