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强经济组织 实现村强民富
——石阡县实施“四个100%”筑牢村级集体经济主阵地

2017-09-28祝丹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7年35期
关键词:石阡县集体经济村级

文_祝丹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文叶飞

建强经济组织 实现村强民富
——石阡县实施“四个100%”筑牢村级集体经济主阵地

文_祝丹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文叶飞

石阡县积极探索实施“100%的村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0%的贫困户链接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0%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100%的贫困户有稳定的脱贫致富门路”机制,逐步实现村强民富。

石阡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集众智众策众谋,以民心党建为依托,积极探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个1 0 0%”机制,即1 0 0%的村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 0 0%的贫困户链接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 0 0%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1 0 0%的贫困户有稳定的脱贫致富门路。

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

本庄镇水口村,距集镇1 5公里,距县城7 0公里,紧毗乌江,全村无水泥路,无规模化产业,是远近闻名的“穷渔村”。

2 0 1 5年,在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村支“两委”及监委发动全村群众组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石阡县乌江水口现代农旅专业合作社。用6 5户群众入股的5 7.1万元,建成两个2 0 0桶的中华蜂养殖基地,当年就获得1 0万余元收益。

两年过去,这个曾经让人止步的小渔村已实现华丽蝶变。如今的水口,随着入股群众的增加,资本的增大,村里栽种了2 0 8亩红心蜜柚,村集体经济资产超过3 5 0万元,“蜜蜂因花而兴旺、果树有蜂可高产、蜜果美景迎客人”的水口生态经济模式已日趋成熟。

2 0 1 5年至今,石阡县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县乡联动原则,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部门工作职责》等6个文件,聘请省农科院、贵师大农技管理专家组建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团,指导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社。市场监管部门开设申办集体合作组织绿色通道,放宽村集体注册公司或合作社条件,支持村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为依托,领办创办适合本地发展的村办企业,同时开展专题调度,定期跟踪集体合作组织组建进度。

截至目前,全县3 0 2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组建,实现行政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 0 0%全覆盖,筑牢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阵地。

链接集体经济合作组织

花桥镇周家湾村村民梁朝刚属“三类贫困户”,是一个只会种庄稼的“老把式”。2 0 1 6年开始,他的身份不再单一,成为以2亩田入股村合作社的社员,以每月7 0 0元工资被聘请到村合作社的劳务员,还是“精扶贷”入股龙头公司的固定分红人员。每一个身份,都体现了他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密切联系。

在石阡,像梁朝刚一样,以田土资金入股,以贫困户享受政策入股,并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务工的贫困户已覆盖全县1 4 7 2 9户,实现1 0 0%全覆盖。

如何让无技术、无资金、无思路的贫困户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链接?石阡县创新推出“民心党建+精扶贷+龙头企业+贫困户”金融扶贫模式,信用社发放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5万元的3年免抵押免担保小额贷款,由财政扶贫资金全额贴息,将小额贷款入股龙头企业,企业每年分红5 0 0 0元给贫困户、1 0 0 0元给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

目前,全县“精扶贷+贫困户+龙头企业”贷款共计1 5 2 8户,贷款金额7 6 4 0万元。

同时,石阡还探索出土地资金入股资本链接模式,结合全国地名普查、农村土地确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发动贫困户以土地资源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获取分红,目前全县共有1 0 6 3 6户贫困户以7 4 6 7 5亩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动员有条件的贫困户以现金入股的方式参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获取分红,目前共有3 6 0 3户入股5 8 4 5.8万元。

石阡县聚凤乡指甲坪村贫困群众在集体茶园务工。(石阡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有效探索扶贫资金捆绑入股链接模式。针对不易扶,不能产生持续增收的贫困户,在征求其意见的基础上,动员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将扶贫资金捆绑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按控股比例持续获取分红。

做实集体经济合作产业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是石阡县2 0 1 7年下达的硬任务。

如何完成目标任务?石阡县在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道路上,实行多条腿走路。

承接劳务输出,由乡镇(街道)成立劳务公司,组建劳务输出工作队。县里将水利、国土整治等2 0 0万元以下项目,直接下沉到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中招标委托实施。截至今年6月,全县水利国土项目下沉实施3 1个,金额达4 2 5 4万元。

对发展条件恶劣,领头人无思路的村,实行保本经营。以政府搭台、乡镇牵线、村企合作的模式,将整合试点资金2 5 0 0万入股到县扶贫开发投资责任有限公司,在保留本金用途不变的基础上,每年获取利润充实村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要长效发展,就要有村集体实体。石阡县3 0 2个村围绕“三变”改革,将村里的闲散土地、小山塘、小作坊等沉睡资源,以及群众手上的闲散资金和扶贫政策,整合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本源,通过入股、出租、置换等方式,做实“水头、土头、圈头、山头、厂头”经济体。截至目前,全县共种植集体经果林1 0 0 0 0亩、茶叶3 0 0 0 0亩、蔬菜7 0 0 0亩、马铃薯3 0 0 0亩,养牛2 0 0 0头、生猪代养3 0 0 0 0头、林下养鸡4 0 0 0 0羽、中华蜂养殖4 0 0 0箱,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做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不让贫困户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实现“10 0%的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门路”,就是为了让贫困户不再返贫。

“村里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今年1 0月将开门迎客,我报名参加厨师培训班,就想学门手艺后自己开个农家乐。”朱美芬是国荣乡楼上村贫困户,通过参加“石阡县精准脱贫培训学校”第一期的厨艺烹饪培训班,现在已经学会了1 0多个特色菜的做法,还掌握了烹饪、饮食卫生、食品卫生法规等理论知识。

为有效解决脱贫攻坚过程中群众动力不足、认识不够高、技能不强,切实解决干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政策不清、方向不明、措施不准等问题,石阡县用好政府资金资源及人力资源,依托非公企业,成立“石阡县精准脱贫培训学校”,在各乡镇(街道)设立分校,重点开展汽车驾驶、酒店管理、烹饪技术、养蜂、电工、建筑等培训,引导县内酒店、餐饮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劳务用工优先录用精准脱贫学校培训学员。截至目前,县、乡两级精准脱贫培训学校共培训贫困群众1万余人次,8 0 0余人获得就业从业资格认证。

除了通过精准脱贫学校培训增强自身技能外,贫困户还能根据所在村的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不低于6 0%的收入),获取固定分红。如枫香乡明星村采取的“二八八二”模式,即群众投入2 0%,扶贫资金补助8 0%,获取利润后群众分红8 0%,集体经济抽取2 0%,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针对无资金、无技术、无劳动力的社会兜底贫困户,石阡县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用留存的部分资金,赠送给社会兜底贫困户作为股金入股合作社,每年获取不低于2 0 0 0元的集体经济分红。本庄镇凉山村2 0 1 6年拿出9万元用作社会兜底贫困户入股资金,“合作社赠送了4 5 0 0元入股资金后,每年都可以获得兜底政策保障和合作社分红保障两项收入,生活越来越好”,凉山村社会兜底贫困户李正洪对这一扶贫政策赞不绝口。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猜你喜欢

石阡县集体经济村级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太子参白绢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