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质调查研究
2017-09-27漆琳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209名农村留守儿童为样本,对他们的人格特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有14%的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掩饰性”特高型,有32%表现出“精神质”倾高型与特高型,有33%表现出“内外向”倾高型与特高型,有37%表现出“神经质”倾高型与特高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最早、最直接也最深刻。抚养者是否惩罚严厉、是否拒绝否认、是否过度保护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人格特质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40-02
人格是指个体情绪、情感,以及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态度和观念等特征。儿童的人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如依恋、社会认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攻击、性别角色及自我系统都会不断地发展与变化。相对而言,研究成人人格特质的较多,研究儿童人格特质的少,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质的研究更少。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特质在性别、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哪些差异呢?本文将以农村留守儿童为样本,以调查研究的方法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特质。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四川省209名6~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2016年7月,共发出问卷209份,有效问卷197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26%。其中男93份,占总样本的47.21%;女104份,占总样本的52.79%。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核心问卷主要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的人格问卷儿童版,以及看护人家庭教养方式问卷(测量家庭教养方式量表)简称EMBU。修订后的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三个分量表: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一个效度量表说谎(L)。采用SPSS19.0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
三、研究内容
1.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质总体情况
使用修订后的艾森克的人格问卷儿童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1)“掩饰性”特高型为14%。这说明所有的量表中有14%的儿童回答不够真实。(2)有18%的“精神质”倾高型与14%的特高型。这说明所有的量表中有32%的儿童表现出独身、不关心人、缺乏同情心、对他人抱有敌意、不惧危险、喜欢恶作剧、总要捣乱等人格特征。(3)“内外向”倾高型与特高型的比例总和为33%。这说明所有的量表中有33%的儿童表现出外向、爱交际、随和乐观、宁愿动而不愿静、好进攻等人格特征。(4)“神经质”倾高型与特高型的比例总和为37%。这说明所有的量表中有37%的儿童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抑郁、爱激动、好进攻等人格特征。如表1所示。
2.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质
为了检验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示,在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得分方面,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得分。然而,在L分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这说明在掩饰性上女生做的量表可信度更高。进一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P分与L分之间在0.01的水平上差异显著,这说明男生在精神质倾向上要顯著的低于女生。
3.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质
本研究采用EMBU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男性抚养者还是女性抚养者主要的教养方式是严厉惩罚,其次是拒绝否认、偏爱被试;男性抚养者还呈现出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而女性抚养者则是偏向过分的保护。
本研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形成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在抚养者的情感温暖理解下,儿童人格得分的M=-0.26,F=1.04,P=0.31>0.05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抚养者是否情感理解对儿童人格形成影响不显著。(2)在是否惩罚严厉方面,F=10.40,P=0.001<0.01;在拒绝否认方面,F=10.09,P=0.001<0.01;在过度保护方面,F=9.92,P=0.002<0.01,三者P值均小于0.01表明差异显著。这说明抚养者是否惩罚严厉、是否拒绝否认、是否过度保护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四、研究结论
神经质的中间型、倾高特高型与倾低特低型的比例相差不大,这表明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反应慢,即使激起情绪也很快平静下来;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抑郁,爱激动,好进攻。说谎即掩饰性方面,男生量表的可信度小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在攻击性有关,害怕自己如实回答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以严厉惩罚、拒绝否认为主要教养方式。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的方差分析发现,是否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因此,监护人需要慎用这三种家庭教养方式,以积极适宜的言行促进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袁立壮,王桂平.儿童人格发展评价的家庭视角[J].教育评论,2009,(6):24-26.
[2]马亚楠.儿童人格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概述[J].儿童发展,2014,(9):18-21.
作者简介:漆琳(1990-),女,四川成都人,二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专业发展、语文教育研究、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