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
2017-09-27王小霞韩霜卢建锋
王小霞 韩霜 卢建锋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是当代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本文以信息意识能力、信息道德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作为评价标准,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确定各个评价标准的权重,从而确立了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为教师信息素养的考核提供了评价工具和量化依据。
【关键词】教育技术 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 加权最小二乘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00-03
【Abstract】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teachers' informationlevel. Meanwhile,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bility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he contemporary teaching effect.Therefore,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information moral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ability were taken as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Weighted least square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evaluation criteria.Thu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evalu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t provided evaluation tools and quantitative basi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Educational technology;Teaching method;Information literacy;Weighted least square method
信息技术不仅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还推动了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近年来,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方面彰显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明确指出“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由此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大力推进,必将会促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等课堂教学过程的新一轮变革,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融合深度更上一层楼。
教育与教学的任何改革归根结底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得以实现,而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种整合不应该只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知识重构和探究学习,由传统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新型课堂的“指导者”[1],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下,慕课、翻转课堂等课程改革的迅速推进,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全新挑战,如何帮助教师深入领悟信息素养的内涵,有效地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快速提升,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宽泛的术语,它不等同于信息技术,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素养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及信息工具获取、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它需要人们通晓并熟练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来完成信息的加工及使用,如果说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信息能力的话,那么信息技术便是信息素养的支撑工具。美国的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早在1974年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2-3],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使用有效的信息工具及信息资源解答问题的能力。随后,信息素养的传播和应用遍地开花,1987年,Patrieia. Breivik把信息素养归纳为正确识别信息价值并选取最佳途径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1988年,美国的Mike Eisenberg以及Bob Berkowitz博士在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中,主张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主题探究学习。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将它概况为科学准确地查询、获取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990年,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提出了评价信息素养的七项标准。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定义[4]为能够形成基于问题的信息需求,在将新获取知识与既有知识结合的基础上,借助精确完整的信息做出合理决策。1994年,澳大利亚的Brucer认为每个人具有自身独特的信息风格,具有完成信息过程的独立学习能力。1996年,美国学院认为信息素养是通过评价和使用信息,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以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从高效地获取知识、批评地评价知识、创造地使用知识三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信息素养。2001年,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制定了信息素养的五项评价标准。
国内最早引入信息素养概念的是王吉庆教授,他于1999年在《信息素养论》的著作中提到:信息素养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后天学习培养的,是指能够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的能力。其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教授[5]认为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内容的理解能力與批判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等,体现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教育教学中。南京大学的桑新民教授[6]描述了信息素养的内在架构以及目标体系,从信息驾驭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人格教养三个方面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培育方法。江西师范大学的钟志贤教授[7]认为信息素养是借助信息工具,获取、处理以及创造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是数字化学习时代背景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基础条件,是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根本。张义兵教授[8]认为从不同的视野角度来看,信息素养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体现在技术视野的信息处理能力,心理学视野的信息解决能力,社会学视野的信息交流能力,以及文化学视野的信息文化建构能力。马海群教授[9]认为信息素养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信息品质,包括信息观念、信息品德、信息智慧等。林聪[10]认为教师应该主动适应“互联网+”教学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做好以MOOCs为代表的新媒体教学对教师素养的需求,具备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批判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陆亚丽、张艳[11]认为综合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体现为熟练掌握和娴熟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的信息应用能力。王颖[12]认为信息素养是教师应具备的各种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包括信息观念、信息运用和信息创新能力等。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
在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已经逐步整合到各类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特点,有力地推动着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全面变革,而在其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深度融合的关键,教师的信息素养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信息素养,需要有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做指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的基础上,从信息意识能力、信息道德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寻求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正确途径。
1.信息意识能力的评价
信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信息以及信息活动在人的头脑中的能动反映,表现为教师对教育教学信息的敏感力、甄别力和筛选力,它要求教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感受到对教育教学信息的需求,从而形成信息探究的动机,自觉主动地去寻找信息,把获取的信息恰到好处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养成获取信息的兴趣和习惯。
信息意识能力的评价便可以从信息需求的理解力、有效信息的敏感力以及信息认知的甄别力三个方面展开。信息需求是信息意识的动力与源泉,教师只有准确地知道怎样的信息能够促进教学,才会有意识地去观察、收集这些信息,教师迅速、及时、有效地发现教学信息的意识可以理解为信息需求的理解力。收集到的教学信息是否准确和完整,是否有利用的价值,需要教师学会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筛选信息,具备正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以理解为有效信息的敏感力。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更好地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相结合,还要求教师形成对信息的认知,具备从既有信息中进一步加工和提炼信息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以理解为信息认知的甄别力。
2.信息道德能力的评价
信息道德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等的各个环节中,用于规范人们参与信息活动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总称。信息道德和传统道德不同,它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产品,在信息时代社会里用于约束人们在信息空间的行为。教师的信息道德能力可以从信息道德的意识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的行为能力两个方面展开。
信息道德的意识能力要求教师清楚地知道在信息网络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明确网上资源共享的权利和义务,认真遵守网络规则和网络资源的使用规则,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和信息资源使用道德。信息道德的行为能力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参与信息交流活动,提高道德修养,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能够对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进行善与恶的判断。
3.信息应用能力的评价
网络资源虽然琳琅满目,却也参差不齐,要求教师在使用信息资源时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教师还需要具备信息资源的搜集能力、信息资源的加工能力和信息资源的创新能力。
信息资源的搜集能力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并将搜集到的信息补充于课堂教学的能力,收集到的信息资源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效果,因此,信息资源的搜集能力是教师信息应用能力评价的基础环节。收集到的原始信息需要再加工,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使之成为二次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及信息工具完成信息资源加工的能力。二次信息经过教师的创新,会出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颖信息,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与此同时,这也对教师的信息资源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方法
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与低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难以用定量手段进行精确评价,时下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各项评价标准又多数属于定性描述,本文从模糊数学的角度出发完成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
设一级因素集:
U={U1(信息意识能力),U2(信息道德能力),U3(信息应用能力)}
二级因素集:
U1={U11(信息需求的理解力),U12(有效信息的敏感力),U13(信息认知的甄别力)}
U2={U21(信息道德的意识能力),U22(信息道德的行为能力)}
U3={U31(信息资源的搜集能力),U32(信息资源的加工能力),U33(信息资源的创新能力)}
根据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的性质建立评价结果集:
V={V1(优秀)V2(良好)V3(较差)}
在确定好因素集和评价结果集后,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因素集的判断矩阵和确立因素的权重系数。由于因素集合中的每个因素在评价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这就需要为每个因素赋予一个权重,而每个人对评判因素在因素集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同,相同的评判因素往往会被给出不同的权重,为克服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给出权重的不足,本文在评价过程中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确定权重系数。设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包括个评价指标,如果给出的权重系数为,通过调查方法获得的个样本及其对应的信息素养得分为那么,應该存在,其中,为随机抽取的个样本的评价得分,接下来,需要求得使最小化的。
为说明的求解,现从某学校随机抽取13名教师进行信息素养得分的调查,将每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值定义在[0,1]之间,得到信息意识能力的二级因素集得分及信息意识能力总分见表1。
于是,可以得到在中,
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得到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中信息意识能力的3个二级因素所占权重分别为
按照同样的过程,可以得到教师信息素养的两级因素集的权重,限于篇幅问题,在此不再赘述,形成图1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得分集(评价因素集后面的数值表示该评价指标在评价得分集中的权重)。
通过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得分集,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尤其是信息资源的创新能力在信息素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教师对有效信息的敏感力和信息道德的行为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可以重点从有效信息的敏感力、信息道德的行为能力和信息资源的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教师信息素养评价得分集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可以根据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得分,完成任意一位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评价,已知某位教师的二级因素集的评价得分为:
U1={0.9,0.8,0.5};U2={0.7,0.8};U3={0.80,0.5,0.6}
那么,根据信息素养评价得分集,可以非常方便地求得该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分为:
b=0.701
由于根据模糊数学的思想,将单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定义在[0,1]之间,指标权重的得分定义在[0,1]之间,那么,必然会存在评价结果的得分在[0,1]之间。为反映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达到对其信息素养水平进行评价的目的,将评价得分越靠近1的素养水平定义为优秀,对应于V的评价结果集可以表示为:
于是,得到该例中的教师信息素养为良好。
四、结语
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需要。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将样本偏差最小化,可以得到信息素养评价中各因素的合理权重,每所学校可以根据教师信息素养的实际情况,借鉴本文建立评价得分集的方法,求得适合本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得分集,然后用于教师的信息素养评价。
参考文献:
[1]姚高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研究[J]. 梧州学院学报,2014(3):86-89.
[2]张静波.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张茂泉.国内外信息素养研究进展综述[J].山西科技,2008(4): 94-96.
[5]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2(4):22-28.
[6]桑新民.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
[7]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J].中国远程教育,2013(8): 21-29.
[8]张义兵.“信息素养”新界说[J]. 教育研究,2003(3):78-81.
[9]马海群.论信息素质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 23(2):84-87.
[10]林聪.“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及构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8):54-56.
[11]陸亚丽,张艳.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22):38-40.
[12]王颖.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策略[J]. 教育探索, 2015(8):128-130.
作者简介:王小霞(1981.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