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火焰:在恰当的“点”上燃烧在合适的“面”上续燃
2017-09-27陆丹
陆丹
【摘要】学生的成长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弯路,当恨铁不成钢的矫正在集体中已经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时,不妨手持爱的灯盏,慢下性子来,用教师心灵的灯光为他们引路,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在自我教育中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尊重和理解 宽容和体贴 信任和支持 常识和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199-01
作为从事多年教育的工作者们,一定都知道陶行知老先生的“四颗糖果”的教育故事。当学生犯错时,陶老先生用他的教育智慧使一个“用石块儿砸班级男生的男生”不仅能够诚恳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努力进取。这“四颗糖”是作为教育者的陶行知对学生的尊重、呵护,最终唤醒学生的良知和动力,使他抬起头来重新上路,并茁壮成长。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曾用“三颗糖”帮助了一个学生,教育了一个集体。
一、尊重和理解之糖,化批评为表扬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轩轩是这个集体中最朴素最守纪律的孩子平时默默无闻,但每个月的“优秀志愿者”评选中,伙伴们几乎全票通过。这学期,忽然不爱完成作业。作业本上一次又一次的温馨留言:“这样的作业你满意吗?”“查查字典你一定会的。”“期待,你认真完成哦……”,就是无动于衷。再一次检查到他的语文作业,又是空白,又是写错,我终于忍无可忍:“你这是写的什么呀,那么多空留着,不会就该想办法弄会!”“刷!”正在自习的孩子们几乎同时抬起头,满是吃惊地看着这个“狮子吼”的老师——所有眼神与我对接的那一刻,只是片刻便纷纷地下头,默默学习了。“一会儿就给你家长打电话……”我不依不饶。此时的轩轩呢?似乎一丝恐惧略过他脸颊,紧张地手足无措。看着孩子瞬间几乎苍白的脸色,我又后悔了刚刚的冲动,我该怎么办?下课了,学生们陆续往走出教室,我静静地思考对策:两个思想的“自己”在脑海中打架,进而商量着孰进孰让:我究竟要达到什么教育效果?是“杀一儆百”吗?放大了一个孩子的错误,会使他颜面扫地,没有了尊严,是不是就会“破罐破摔”呢?我又该怎么办?
“找家长来”是吓唬他?这次“吓得住”吗?家长明明说过,孩子不太听话;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作业情况,我还能怎么办?假使真的把家长请来了,真正能起到效果吗?……教育的本身是——使孩子发现他的潜能,认识自己,信任自己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教室里只剩下我和轩轩,喊过来茫然无助的他聊了起来……“爸妈的条件不是很宽裕,老师从你勤劳俭朴的表现就看出来了。听妈妈说,你从来不和家长要穿的,要吃的,特别懂事,这颗糖给‘懂事的你。”我把一颗糖递到他的手里,只见他眼神中掠过一丝狐疑。
“爸爸妈妈每天没日没夜的守在小店里,就是想趁着 学生们下晚课后,多卖些东西,这样好使你的生活更好些,对吧?”“是的,爸妈很辛苦。”轩轩抬起了头,然后拼命点了点头,满眼的泪花肆意地流着。“爸妈都有志气,从不指望靠别人,我都很佩服你的爸妈。来,这第二颗糖果送给‘有志气你;老师相信,将来的你也一定像爸爸一样努力奋斗,不服输,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更多的财富,让爸爸妈妈老了享清福。”拉过他的另一只小手,放在我的手心,此时,孩子已泪眼婆娑。这颗“宽容与体贴”的糖果,感动了他。
二、信任和支持之糖,重拾进取的信心
老师的宽容和体贴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给予他的信任和支持。正如著名的教育家李镇西所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只有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然后就是“亲其师而信其道”。
“如果,妈妈在劳累的时候看到咱们班级微信群的‘今日优胜榜照片中有她的儿子,妈妈得老开心了,你信吗?”
“我信!”他看着我眼里有一股光芒闪过,被我逮到了——这瞬间的变化,是孩子最真实的表达,我必须抓住这个教育的“点”,点燃轩轩积极进取的火焰。抽出两张面巾纸,轻轻地为他拭去泪水,再一次拉起他的小手——汗津津却热乎乎了。“咱俩约定一下,从现在开始,认真写作业,明天上‘优胜榜,给一个惊喜吧 。”
“行!”轩轩冲口而出,并使劲地攥了一下我的手,似乎强调他能行,让我相信他。
“你能行吗?不行可不能答应哦?”我故意调侃的语调。
“行,小丹老师。”语气坚定。我暗自欣喜,以他的性格,他能做到。但是,光有誓言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其决心,知道其行为改进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协助孩子兑现承诺。
三、赏识和鼓勵之糖,激励恒久的信念
20世纪美国接触的哲学家耐尔.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 鼓励。”也就是赏识,作为教师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
制定好了实施计划,我和轩轩拉勾约定:“这第三颗糖果送给‘守信的你,等着你的好消息哦!”我轻轻地刮了他的鼻子,满眼的爱怜。他笑了,深深地鞠了一躬,双手攥着三颗糖果回到座位小心翼翼地收好便开始补写作业。我出神地望着眼前这个专心的孩子,回忆着刚刚经过的一幕幕,很庆幸,我没有“声嘶力竭”而不顾自己的尊严;很庆幸,我没有“破釜沉舟”而把自己逼到绝处而难逢生——这就是教育的智慧吧。等待着第二天的惊喜——我坚信,一定会是预料中的惊喜。
第二天,他登上了“优胜榜”。看着镜头中合不拢嘴的轩轩。我笑着说:“明天,你还愿意上榜吗?”“愿意!”几乎是喊出来的。“小伙伴们愿意合影中依然有轩轩吗?”我趁热打铁。“愿意——”孩子们异口同声,掌声雷动,经久不息,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快乐。看着没上榜的同学失落的模样。我就笑着说:“希望你们像今天的轩轩一样用心,期待明天的‘优胜榜里,轩轩有更多的伙伴哦!加油吧!”
“好!”孩子们信心满满。教育帮助了一个轩轩,用成功的典范激励更多的孩子们,努力向前形成主动学习。就如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一段话:“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跌宕起伏有时甚至是惊心动魄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班主任不断享受教育并不断成长的过程……”
面对学生成长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老师不妨手持爱的灯盏,慢下性子来,用爱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让我们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用真心真情打开师生感情沟通的大门。“三颗糖果”巧妙地化批评为表扬,就是给学生多一分鼓励,多一分信任,多一分期待,为学生点亮了一盏心灯,在自我教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浅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纠葛》.
[2]李锋.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年9期 .
[3]徐君.教师要学会走进学生心灵[J].学周刊,2017(13).
[4][ 苏] 苏霍姆林斯基. 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第23条,1984年6月.
[5]李镇西.如何赢得学生的心灵.做最好的班主任,第三辑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