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

2017-09-27孙利

教育界·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新课程

孙利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逐渐变得不适宜。高中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的高要求,探索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从高中政治教师的管理培训和自我发展两大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新课改的形势。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也必须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向纵深推进,赋予了高中政治课程新的内容,也对身处教育第一线的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全面提高素质,实现专业发展。

一、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目前教育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时常将其与“教师专业化”概念相混淆。尽管二者都强调加强教师的专业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二者的区别:“教师专业化主要是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

对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则要从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角度来认识。首先,高中政治教师的发展必须符合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总体要求。其次,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特殊的学科性质也决定了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内涵。

因此,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大致可以界定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凭借外界的专业训练和内在的自我发展,在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师德操守等方面不断提升,促进个体专业不断发展逐步成长为优秀的高中政治教师的持续发展过程。

二、新课标对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一)转变教育理念

1.教学观。传统的教学突出教师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单方面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和创造力,缺乏挑战的重复的知识灌输式教学也易使教师产生厌倦感。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学方式由“单向灌输”向“引导帮助”转变,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适时引导并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在教学关系上应该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關系,强调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师生合力打造充满个性、富有创造力的新型课堂。

2.学生观。新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当学生,非学习机器;把学生当朋友,非服从者;甚至把学生当老师。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还应尊重学生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新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完整独立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拓展专业知识

政治教师应该具备牢固的学科知识。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知识,是在认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知识,加上高中必修模块的学科基础知识,此外还要具备丰富的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政治教师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知识。学科知识给教师提供了“教什么”的内容,而教育知识则是要指导他们“怎么教”。适时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乃至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对教师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发展专业能力

1.课程开发及实施的能力。“为课程的开发与改进献策献力,参与新课程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基本职责的新要求。”政治教师不仅在实际教学中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二次开发,赋予其生命力,还要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根据本地特色开发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新课标在高中政治课程设置上采取了模块建构方式,对以前未进行过模块教学的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通过对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效果,改变以往单调死板的教学方法,形成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科学研究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为了不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教师必须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过去的理论和经验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也没有现成的范例可以参考,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自己去进行探索和研究。

3.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新课标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概念,指出:“在政治课教学中,凡能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利用因素,都应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如果教师仍然把课程局限在教材之中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挖掘和利用包括书籍、影视、博物馆、红色旅游景点等在内的各种校内外教学资源。

(四)提升专业品德

政治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学科品质。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要求政治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信仰和立场。其次,政治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课程有比其他科目更鲜明的育人特征,政治教师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除了要和其他教师一样遵守《公民道德实施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规定的基本的公民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以外,政治教师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从而更好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高中政治教师的管理与培训

首先,建立一体化的政治教师培训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师素质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高中教师队伍大部分由在学校进行了几年理论学习和几个月教育实习的高校毕业学生构成,他们具有足够的理论素养,但实际教学经验和能力不足,所以职前培训是帮助他们由高校毕业生走向成合格教师的桥梁。教师上岗后,各学校仍要坚持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不断为政治教师补充知识和技能。在职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体,要改革和创新培训模式,突出教、学、研的结合,把培训与教学实践、教育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并与职前教育前后呼应组成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endprint

其次,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制度。只有完善了各项教育保障制度,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要健全教师准入制度,提高标准,保障教师队伍的质量;要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克服以往职称评定中的不合理、不公正的弊病,激励教师不断自我发展;要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不仅考察教学绩效也要关注教师的道德品质、科研成果等,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再次,立足于校本实际促进专业发展。教师的工作场所是在学校和课堂,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中产生的,学校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要坚持构建校本教师发展模式,积极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进行校本研究,促进其成长。

(二)高中政治教师的自我发展

1.自主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以自主学习为起点的,如果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能会连本职工作都无法胜任,专业发展就更是一纸空谈了。政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首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学习学科专业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其次,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学习,通过“教学相长”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还要关注生活,从生活实践中汲取教学资源。此外,政治教师还要向其他教师学习,通过听同事的课与同事交流,参加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向名师学习,不断积累新的经验和知识。

2.教学反思。教师快速成长的诀窍就在于,在总结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关键一步。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有无纰漏,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有哪些闪光点,又有哪些不足与困惑,为专业发展助力。教师的反思要贯彻教学全过程,即教学前要进行前瞻性反思,教学中要边实践边反思,教学后要进行总结性反思。高中政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反思方法有写反思日记和随笔,与同事交流讨论,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等方式,主要依靠教师自觉实施和坚持,通过不断的自我剥析、调整、修正,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3.教育研究。在传统观念中,中学教师不懂也没必要做研究。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没有研究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中学教师经常与学生打交道,随时都能对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不能抓住这种机会于教师能否改善自己的教育技能意義重大。“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是专家型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的根本所在,开展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对新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情况、时政热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等各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改善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秦大禹.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李柏武.论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