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017-09-27蓝娇艳

教育界·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造精神求异思维阅读教学

蓝娇艳

【摘要】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渠道。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训练,多给学生一些思维发展空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学会迁移,声情并茂地朗读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学生创造精神的好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精神;求同思维;求异思维

对教育而言,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人是否具有创造素质,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存与持续发展,而且对国家在国际上的创造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就肩负着培养人的创造素质的使命。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并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呢?

一、精心设问,注重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

課堂提问,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教师的问题要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但由于年龄太小,他们独立探索、自我表现判断能力弱。因此课堂上的提问,教师应使学生突破常规的禁锢,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探索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迸发求异的火花,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例如《跳水》一课中,教师借助“‘全都吓呆了的原因在哪儿?”“孩子有哪些危险?”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明白:孩子无法安全地顺着窄小的横木走回桅杆,只要一失足,便会摔得粉身碎骨,加上他此时的恐惧感,只能跳入海中,由水手救出。这是学生的求同思维,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一种吗?笔者引导学生从求异点展开发散思维:“孩子还有其他办法吗?”学生通过自己多角度的想象,联系插图与生活实际想出了多种办法:迅速将帆布张开,让孩子顺着帆布滑下来;孩子像小猴子一样,抱着横木向桅杆处移动,再顺着桅杆爬到甲板上去;船长、水手迅速张开救生布,接住孩子……一个问题,一番讨论,足以看出学生思想上闪烁的“创造的火花”。尽管有的学生想法不够正确、完善,但是学生的独立见解反映出他们在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这是十分可贵的。

二、给学生思维自由的空间,培养质疑、思疑、解疑能力

当前,我们的教学基本上还是学生围着教师的问题转,上课时学生处在被动接受教师讲授与提问的地位,只是偶尔做一些“即兴式”的发言。接受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反复钻研、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加大自学的力度,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安排一定数量的自学课程,是十分有益的。自学时,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习惯、水平、方式、速度去读读,想想,写写,议议,对自以为学懂的内容进行整体归纳,同时,将不太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寻求解答。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困惑处求疑,提问:“为什么这课不以‘一个地球为题,而要强调‘只有呢?”学生质疑后讨论,顺着课文内容一层一层地思疑,最后发现是因为“地球上有限资源被人类肆意破坏,人类不可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人类要精心保护地球”这几层原因。可见,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能让学生心中的难点、疑点得到解决,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还能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深入学习课文,充分发展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

三、尊重学生不同见解,培养他们丰富的想像力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核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观念是有价值的,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这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因自己的创造性行为或见解得到积极的评价和帮助而乐于创造。学生在民主、平等的阅读教学氛围中,敢于将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商讨,不仅能大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变得非常丰富。如学习《麻雀》一课时,同学们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围绕“老麻雀舍身救小麻雀”这个做法好不好提出不同看法。有一位学生说:“我认为老麻雀应该立即跳下来衔着小麻雀迅速飞上树,因为在麻雀眼里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怎么斗得过呢?”听罢,同学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这时,教师立刻抓住机会,启发学生联想,开拓学生的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在联想中理解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办法当然不是最好的,它当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内心那强烈的母爱,它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跳下去与猎狗搏斗,老麻雀的爱子之情尽在不言中,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都充分体现出来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必须尊重他们的不同见解,让阅读教学变成激活想象力的及时雨。”

四、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学会迁移,培养创造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目前全新的教育观,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学习方法,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教师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不同体裁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年段的要求和学习阅读方法的体系,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学法指导,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操作的具体步骤。如《海滨小城》一课,学习“海滨”一段后,师生共同将写景课文的学习方法归纳为“读课文-抓特点-明写法-想画面-悟情感”五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学“小城”一段,并告诉学生,以后碰到写景文,也可用此法迁移。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清楚了自己的学习过程,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同时培养了总结学习方法的能力。

五、引导声情并茂地朗读,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感性世界。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好方法。

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不是好的语文课,多读是达到阅读教学目的的手段之一。除了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时间读书外,还要把握好每天的晨读时间,利用学习工具,扫除字词的障碍,做到读得正确流利。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句段,每人一句一句地读,通篇课文大家一段一段地轮读,每个学生都能有读的机会,充分合理地安排利用读书时间,学生将课文读通了,读熟了,还要抓住阅读教学的灵魂——思维,读书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要精读。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设计好思考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思考作者的写作主旨,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总之,阅读教学是最具有人文性质的教学,它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还发展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与教育。阅读教学要有灵气,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教育,让学生敢于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挖掘创造潜能,为未来社会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精神求异思维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论审美设计的艺术性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让人文与德性洋溢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浅析实验性动画的艺术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