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2017-09-27李显明
李显明
摘要: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生硬、死板缺少综合性实践活动等问题,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回顾·拓展》综合学习,希望同股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设计 综合学习
【中图分类号】H193
小语高年级每组教材后,都配以《回顾·拓展》性的综合学习。从内容上看,体现了时代特点与意识,体现了弹性与开放性,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操作性。而“回顾”是对所学知识的反思和领悟,促进“温故而知新”;“拓展”是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是知识饱和积累的飞跃。因此,对这部分教材的内容,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教师包办代替。如果这样,就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削弱了教材应有的教育力量。
一、 搜集
搜集是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按照教材的要求、教师的布置,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相关资料获取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必要的指导。如,搜集资料的类型、内容和时间等,明确方向性和指向性,以免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水份过大,能用的少,摒弃的多。这不仅会让孩子们付出了无用劳动,也会挫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今后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1.个体搜集。是以个体学生为单位的搜集方法。这种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活动方式。在活动中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及分析、判断能力。也就说每个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都要对自己所搜集资料的方向和取舍做出与要求有关的决定。如义教版小語五年上“回顾·拓展三”。
2.小组搜集。是按照知识内容的要求,再根据学生个人备查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根据学生中谁家有上网的电脑或有一定量的藏书,去划分小组,这样才有可能使每个小组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小组搜集活动,理强调的是合作学习。如,义教版小语五年上“回顾·拓展四”。
3.集体搜集。是指那些知识内容学生个体或小组都无法独立完成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由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电脑进行网络查询的一种资料搜集方法。如,义教版小语五年上《回顾·拓展七》 “交流平台” 中的问题 ① “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了哪些新了解?”要想完成这个问题的资料搜集,单纯的让学生去做,尤其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很困难的。第七组教材中的四篇课文所表述的内容,只是点而已,代表不了问题①的全部,也不可能让学生对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的成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讲,也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也不可能要求那样做。但起码通过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在占有更多资料后,对历史和现在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同时,也通过资料的链条,将所学知识有效的串结在一起。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过程。如果组织的好,将是一举三得。问题①做好了,下一个问题不仅迎刃而解,而且将会使学生在完成第二个问题时,得到知识与能力,技巧与德育的同步升华。问题 ② “在搜集和运用资料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如,搜集到了哪些资料?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运用了哪些整理资料方法?在哪些地方用上搜集到的资料?”
4.教师搜集。让学生搜集资料,教师更要搜集足够的资料,否则,你就无法在展示中,确定学生资料的优劣,无法给予学生的资料做出正确的评价。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这样做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 交流
交流是把各种形式搜集来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展示的过程。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一般要完成以下几项内容:
1.完成资料的筛选,保留更符合教材要求的资料
2.确定小组的代表资料,确定小组发言人,以备全班展示。
3.小组里确定1—2人负责对个人及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小组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归类保存,小组共享;对价值小或暂时认为无价值的资料也不要马上扔掉,也许以后用得着,抑或可达到警示作用。
三、展示
展示就是把各小组的代表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并取得全班学生评价的活动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要做好:
1.对学生在展示中的资料,要给予客观地积极地评价,切不可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把本来不正确或不十分正确的答案,当全优拔高评价。如,听课时,有一位教师在处理类似这样问题时说:“只要你动手去做了,不管搜集到什么样的材料都是对的。”还有教师,在评价时说:“你们动手了,也动脑了,可惜,搜集的资料实在是有用的太少了啊!”否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听了这样的课,笔者想了很久。诚然,社会上有这样的评价,说一个人好,就好得成了完人,说一个人不好,就贬得一无是处,这样的评价无疑是不正确的。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稚嫩的心灵,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所以,对待学生要全面、客观、公正,既要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不足,用积极地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他们、去评价他们。
2.教师展示。当学生展示后,教师也要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在不同中找到差距,在相同中体会成就。同时,也有意识地进行了材料的互为印证,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了师生间的主导与主体的学习伙伴关系。
3.资源共享。通过展示,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各组及教师所展示的内容进行选择,把入选的资料再进行综合,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全班共享。
《回顾·拓展》是课改后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促进了学生有目的的动脑、动手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对主题教材知识点的综合、创新与升华,收到了知识学习于课堂,成就于课外的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部分的教学,让“亮点”发挥出它应有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周光义.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4(10):348.
[2]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2(03):78-79.
[3]陈妙兴,林月娥.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浅探[J].教育导刊,2013(Z2):1872-18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