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MW机组汽泵端盖泄漏的原因及对策
2017-09-27尤爱和
摘 要:介绍我公司#6、7机组汽轮机运行中分别出现汽泵大端盖发生泄漏导致泵组不能正常运行,被迫停运小机进行检修,经过上述缺陷问题分析、通过停运后采取的应对处理措施,处理实践,掌握了汽泵大端盖处理的检修工艺,使机组汽泵运转正常,保证了机组稳定发电。
关键词:汽泵;大端盖;平衡管镶套;热胀冷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9.014
1 前言
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2台330MW机组给水泵选用的是上海电力修造厂生产的FK6D32(DG600-240)型臥式筒体芯包式汽泵。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额定工况出口流量527m3/n,扬程2381m,出口压力21.56-22.78MPa,抽头压力8.81MPa,最大流量600.23m3/n,最大转速5950r/min。2005年#6、7机组双投以来该泵多次发生大端盖泄漏,2008年至2016年共发生汽泵大端盖泄漏11次,因O型圈老化引起的泄漏如下:#61汽泵、#62汽泵各2次,#71、#72汽泵各1次,平衡管镶套处焊接裂纹引起的泄漏:#71汽泵3次、#72汽泵和#61汽泵各1次。
2 现状原因分析
2011年,扬州发电有限公司#6机组大修技改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汽泵的效率,与制 造厂家签订技术协议,将#61、#62汽泵芯包返制造厂进行技术改造,以此来提高汽泵的效率即由原来的72%提高到81%,大修结束机组投运后,提效后的#61#62汽泵连续运行一个多月后,先后发生大端盖泄漏,被迫停运小机,进行抢修。2015年至2016年底#71、#72汽泵连续发生大端盖平衡管镶套处泄漏,使得泵组不能安全运行,究其以上原因,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1)大端盖上在四只螺栓孔处进行的汽泵平衡管镶套,出现两种导致泄漏的缺陷:一是由于镶套焊接时其材质与母材材质不同,焊接产生焊接缺陷及所产生的应力未消除,在交变载荷力的作用上,镶套处产生裂纹,二是由于给水压力较大,对其镶嵌的套进行冲刷,壁厚减薄出现孔洞,给水通过螺栓孔外泄造成端盖泄漏,这是导致大端盖泄漏的主要原因。
(2)汽泵大端盖与筒体之间,国产O型圈544.82×6.99,在热交变负荷的作用下易产生老化,是导致大端盖泄漏的次要原因。
(3)汽泵大端盖压紧O型圈处表面光洁度不够,且有细微裂纹,也是导致发生泄漏的一个原因。
(4)汽泵筒体上的紧固大螺栓个别失效,紧固螺栓用的液压拉伸器因长期不用,压力表失准,紧固螺栓时未达80MPa,是发生泄漏的另一原因。
(5)运行方面,由于启停过于频繁,冷热不断交替,密封件与泵体膨胀系数不一样,经过反复,也可能造成大端盖泄漏。
3 处理方法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可能造成大端盖泄漏的原因分析,我们在对汽泵检修过程中采取了以下相应的对策。
(1)对大端盖上螺栓孔4个平衡管镶套进行壁厚检测,并进行着色探伤,对于焊接缺陷返厂重新进行镶套(选择高一档次材质)、焊接,并进行回炉高温回火处理,消除焊接缺陷。确保工艺要求,保证质量,做到万无一失。
(2)在进行换芯包的检修工作时,将国产O型圈544.82×6.99改为进口O型圈544.82×7.5。
(3)联系金属试验,对汽泵大端盖O型圈处将全面进行着色探伤,消除细微裂纹缺陷,同时对筒体螺栓进行硬度试验,对不合格的螺栓进行更换。
(4)对螺固螺栓用压拉伸器专用工具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使用。确保紧固后的螺栓受力均匀,用塞尺测检,确保0.02mm塞不进且均匀。
(5)加强与运行人员沟通,减少泵的变工况次数,保证汽泵在最佳工况点运行,确保泵的效率最大化。
4 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相应的技术措施后,目前#61、#62汽泵已连续运行至今,未发生大端盖泄漏缺陷,#71、#72汽泵平衡管镶套处也未产生裂纹发生泄漏,四台汽泵运行安全稳定。
5 结论
以上举措的实施,说明我们当时对汽泵大端泄漏所作出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是准确的,不仅较好的解决了我公司汽泵大端盖泄漏的问题,而且也为同类型机组给泵发生类似缺陷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上海电力修造厂FK6D32(DG600-240)锅炉给水泵说明书[S].
[2]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3300MW检修规程[S].
作者简介:尤爱和(1968-),男,江苏兴化人,技师,从事电厂汽轮机辅机安装检修等方面的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