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017-09-27欧学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欧学风

【摘要】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课堂模式,其实质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学中探究、在操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完成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即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和方法。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课堂模式,其实质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学中探究、在操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完成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主动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引入情境,收到了不同的预期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能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引入:关于圆的知识你们都知道哪些?什么叫做圆的周长?你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吗?请同学们拿着自己准备的圆,摸摸它的周长。想想看,圆周长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那圆的周长该怎么计算呢?这样的引入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出圆的周长,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轻松地完成了认知迁移,为新知的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情感的体验,就得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又能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

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西游记”故事片段:唐僧师徒四人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大蜜桃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得先考考你们。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到几个?”徒弟们很快就回答出来,师傅接着问一个桃子怎么分给两人?徒弟们不知所措。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这个忙吗?”同学们被生动的画面所在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也难住了,学生产生了许多疑问和多种回答,个别学生能回答出正确答案(二分之一),这时老师趁机揭示课题。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学习,在学生间展开达标竞赛,教师只作点拨指导,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开发了“生生互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一)在自学中探究

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是书本,而教材体系从系统上给学生以科学规范的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和学习内容,可以提出一些导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课本,从“扶”到“放”,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课本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本:播种的总份数是多少?玉米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大豆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学很快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教师大胆放手,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二)在操作中探究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如何将孩子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人才是我们做教师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方格中的平行四边形,找一找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再拿出四根硬纸条做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框,让学生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看看变成什么图形?并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主动参与观察、思索、探索,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在合作中探究

当今社会不管是科研活动,还是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合作,合作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更新,它是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的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探索、体验,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在教學《圆柱的体积》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底面分成许多等份扇形的圆柱,让学生把圆柱切开,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分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拼一拼,仔细观察拼成的长方体,小组讨论问题:①拼成的长方体底面积与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②拼成的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③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交流,小组汇报,展示实验成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完成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这不仅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还让学生真正体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合作关系,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敢说、敢想的心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事实证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的过程,在合作中求知识,在求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体验中提高。

数学是思维领域的学科,它高度的抽象性使不少学生对它感到枯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力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只有给学生提供更多自己创造的空间,自主探索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深刻,更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钊.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学习实践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1(12)

〔2〕毕晓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C].时代教育.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