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2017-09-27梁冠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梁冠强

【摘要】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缤纷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承载着广西各民族饮食生产、饮食生活、饮食文明发展和民族精神情感的饮食文化遗产。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广西民族餐饮文化、技艺挖掘、传承及创新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广西民族餐饮 ; 品牌课程 ; 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92-01

1.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现状

民族餐饮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形式,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日新月异的城市文化生活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追求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实体空间,以及返璞归真的、田园文化气息的原生态环境,民族餐饮已迅速的步入现代社会空间中来。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区,聚居着汉、壮、瑶、苗、侗、彝等十二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大量有形文化遗产,而且创造了缤纷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承载着广西各民族饮食生产、饮食生活、饮食文明发展和民族精神情感的饮食文化遗产。但是在已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广西入选35个项目,但没有一项是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谈不上广西民族餐饮文化课程的建设。针对这种状况,广西民族餐饮文化、技艺的保护不仅要在政府的主导之下,还要通过全社会各行业的通力支持,实施主动保护、整体保护、生态保护和全民保护策略。而且更需要加强广西民族餐饮文化、技艺的挖掘、传承及创新工作的人才培养。鉴于现状,学校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广西民族餐饮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广西民族餐饮文化、技艺挖掘、传承及创新的社会责任。

2.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的价值

通过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其价值:第一,探索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民族餐饮品牌课程改革研究。此研究选择触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是具体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第二,以行业引领、需求分析为导向,探索、构建“做中学、做中教”课程模式,推进广西民族餐饮教材建设,切实解决制约学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借鉴国内外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理论研究成果,重点研究广西民族餐饮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探求广西民族餐饮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最大限度的对接。通过推进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实践应用研究、推进中职学校实践层面的研究,创建对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持的课程体系。第三,开展本土化的广西民族餐饮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利于丰富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内容,對于深化中职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3.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的研究内容

3.1开展广西民族餐饮调研分析

有针对性的对广西各区域的民族餐饮文化进行调研,一是调研广西各少数民族餐饮在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服务,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如何形成了自己的特定领域。二是调研广西各区域的餐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上述领域的具体研究分析,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形成广西民族餐饮特色原料学、广西民族餐饮烹饪工艺学、广西民族餐饮养生与保健学等等相关的学科,初步构建广西民族餐饮课程实施方案。

3.2构建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实施方案

3.2.1构建广西民族餐饮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在“素质引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广泛开展民间及行业企业的广西民族餐饮文化及技艺调研,构建广西民族餐饮的人才培养模式。

3.2.2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广西民族餐饮课程体系

学校要成立校企业合作民族餐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校企合作民族餐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创建广西民族餐饮风情园,搭建“教、学、做一体”的广西民族餐饮文化与广西民间餐饮技艺相融合的教学平台,建立广西民族餐饮文化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2.3探索、构建“做中学、做中教”课程模式

以行业引领、需求分析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文化、企业工作场景、企业工作流程、企业岗位职责、企业评价标准,使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相融合、使学校的教学具有校企一体、学做一体的鲜明特点。开发适应广西民族餐饮的核心课程、校本教材。

3.2.4建设一支由民族餐饮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校要充分依托行业、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双师型教师、打造专业带头人、创新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模式上形成特色并起到示范作用。

3.2.5要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技能考核和综合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进一步明确由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教育教学评价。在职业素质和能力评价标准上,按照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用人要求,进行评价。在评价组织上,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职业技能鉴定所、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评价鉴定工作。实现评价注重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突出职业能力考核,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融合。

3.2.6要建设以教学网站为中心的共享型民族餐饮专业资源库。建设包括多媒体课件、习题库、实训教学视频、民族餐饮专业技术资料图片、教学设计、教学文件在内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使之成为教与学的平台、拓展研究的平台、技能竞赛训练的平台、名师和兼职教师展示的平台、辐射全区民族餐饮专业的平台。

4.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4.1组织保障:学校要成立广西民族餐饮课程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在学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建设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项目工作要指定有专人负责。

4.2制度保障:制定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财务监督、过程监控、检查考评、通报等相关配套制度,形成一整套监督体系,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协调、监控,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资金,达到预期目标。

4.3资金保障:设立资金管理保障组,加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确保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