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去浮云看惠施

2017-09-27李秋枫张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秋水庄子

李秋枫++张勃

摘要:《惠子相梁》出自《庄子·秋水》,是一篇颇具庄子特色的短篇,在现行人教版初中课本以及现行人教版高中选修课本中都有收录。老师们在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通常是依照教学参考书告诉学生“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并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初中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笔者随意点开“好搜百科”输入“惠子相梁”,便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关键词:惠子相梁;庄子·秋水

【分类号】G633.3

在这篇短文中,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 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看到这样的结论,笔者有一些疑问。“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会不会影响学生对战国时著名的“名家”惠施的客观认知,造成先入为主的错觉呢?

笔者以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这个结论是有疑点的。

疑点一:从逻辑学的意义上讲,一个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一些逻辑学前提,那么这个结论的逻辑学前提又是什么呢?仔细思考,笔者以为这个结论若要成立,需要如下的前提:

前提①:“庄子”就是战国时宋国蒙邑的庄子,“惠子”就是战国时宋国的惠子,即惠施,在魏国为相19年的惠施

前提②:“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的目的确是阻止“庄子”取代自己的相位

前提③:“庄子”“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的臆测是正确的。

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第一,《庄子》作为寓言体的作品,我们是否可以将其中的“庄子”“惠子”一类的语言符号与历史人物做完全同一的认定?第二,“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的表象之下会不会有其他的“隐情”呢?第三,如果庄子“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的臆测是错误的,虽不影响庄子彰显自己视功名若粪土的取向,可庄子也犯了一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错误。

如果前提不同,结论会有怎样的不同呢,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

第一种情况

前提①:“庄子”就是战国时宋国蒙邑的庄子,“惠子”就是战国时宋国的惠子,即惠施,在魏国为相19年的惠施

前提②:“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的目的不是阻止“庄子”取代自己的相位,而是另有隐情

前提③:“庄子”“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的臆测是错误的。

结论:①“庄子”,或者说庄子,轻视功名利禄。

②“惠子”,或者说惠子,并不是“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人。

关于前提②结论②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在王新民的《庄子传》一书中找到相关的证明。在这本书的第三章“傲视王侯,与天为一”中,“苏玉”(即可与“或谓惠子曰”中“或”字对应的那个“有人”)向惠施报告说庄周在南蛮遇到奇人得到奇书要来游说梁王取代惠施的相位,惠施“不免有些吃惊”之后,随即有了更加理性的判断:

庄周的性格他可是知道的,作为一个不仕王侯的人,又是自己从小一块儿长大的朋友,庄周是绝不会来坏自己的事儿,这一点他可以肯定。可是,庄周那个倔犟的牛脾气,如果在言谈之间冲撞了魏王,弄不好就有杀身之祸。他想起了庄周对押解盗贼的军官说的话,他也想起了庄周对来选拔人才的戴荡所说的话。不行!不行!如果让他直接去见魏王,我这个做朋友的可就太不够意思了。

于是,惠施“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下策——通缉庄周,于是便引起了庄周的误解。

第二种情况

前提①:“庄子”不是战国时宋国蒙邑的庄子,“惠子”不是战国时宋国的惠子,即惠施,在魏国为相19年的惠施,“庄子”“惠子”仅仅是寓言故事中的语言符号而已

前提②:“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的目的是阻止“庄子”取代自己的相位

前提③:“庄子”“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的臆测是正确的。

结论:①庄子借寓言中的“庄子”,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轻视。

②寓言中的“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 作品讽刺了像寓言中的“惠子”一样“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人的丑态。

关于前提①,我们知道,《庄子》是一部寓言体作品。司马迁说:“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寓言体多用借喻方法,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言的主旨在于通過虚构的故事,表现作家或人民对某种生活现象、心理和行为的批评或教训。鉴于寓言的这些特征,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寓言中的“庄子”“惠子”有可能并不是实指其人,寓言中的事也未必真有其事,而是庄子假托其人其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已。

第三种情况

前提①:“庄子”不是战国时宋国蒙邑的庄子,“惠子”不是战国时宋国的惠子,即惠施,在魏国为相19年的惠施,“庄子”“惠子”仅仅是寓言故事中的语言符号

前提②:“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的目的不是阻止“庄子”取代自己的相位,而是另有隐情

前提③:“庄子”“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的臆测是错误的。

结论:①庄子借寓言中的“庄子”,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轻视。

②“惠子”并不是“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人。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我们发现:第一,无论是哪一种前提,都可以得到“庄子轻视功名利禄”的结论;第二,无论哪一种前提,都不能直接得出诸如“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这样的结论。

所以,在综合分析全文之后,“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这个结论我们只能说他有可能存在,而不能依据有可能的前提(前提①“庄子”就是战国时宋国蒙邑的庄子,“惠子”就是战国时宋国的惠子,即惠施,在魏国为相19年的惠施;前提②“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的目的确是阻止“庄子”取代自己的相位;前提③“庄子”“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的臆测是正确的)就得出一个肯定性的结论。endprint

疑点二:学界一致认为,惠施是庄子平生唯一的契友,那么,超然物外、视富贵荣华如敝履的庄子为何会与“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小人惠施成为契友呢?

庄惠之间确有“敌意”。《庄子·逍遥游》中惠子批评庄子“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讽刺惠子“子独不见狸性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惠子认为庄子的言论大而无用,庄子认为惠子的选择如跳梁小丑,难免于死。《太平御览》中记载:“惠子始与庄子相见而问乎。庄子曰:‘今日自以为见凤凰而徒遭燕雀耳。坐者皆笑。”《淮南子·齐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惠子从车百乘以过孟诸。庄子见之,弃其馀鱼。”庄子对惠子的鄙夷之情,可见一斑。

然而,庄子又是那样珍视与惠施的情谊。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够跟他们端庄不苟地讨论问题,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在游说之风盛行的战国中期,庄子选择了鄙视功名,选择了清贫,他默默无闻,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曲高自然和寡,所以庄子珍视与“论敌”惠施的情谊,以至于在惠施死后他感慨无限,“吾无以为质”“吾无与言之矣”。试想,若惠施真的是“醉心于功名利祿而无端猜忌别人”“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人品低下的人,他和庄子过从甚密的基础是什么,这样的人就是庄子视之为伯牙子期式的知音吗?

那么,庄惠之间的“敌意”到底“敌”在哪里呢?翻阅郭象版《庄子》33篇,我们发现,无论是“大瓠之种”“大樗之树”,还是“濠梁之上”“人故无情乎”“庄子妻死”,种种论辩、攻击甚至讽刺都是关于政治观、生死观等的辩论,是关于人生价值或学术观点的辩论,甚至是为辩论而辩论,而不涉及对人品的批评与否定。庄惠的“敌意”,是斗嘴斗智,是智者之间的较力,是语言的冲突,是思维的碰撞,是各自尤其是庄子价值选择的标榜,而非人格人品的相互攻讦。“惠子相梁”,就是在这样的语言背景下的一次“交锋”,交锋的核心是人生选择:惠子选择“鸱得腐鼠”,庄子的选择是鵷鶵“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不认同惠子的入世从政,惠子不认同庄子“无为而治”“大而无用”。笔者以为,无所谓孰优孰劣,庄子惠子相识相知不相同,如此而已。

疑点三:惠施在魏国的政治活动前后近四十年,为相近二十年,主张爱民息兵,会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小人吗?

惠子为魏惠王为法。为法已成,以示诸民人,民人皆善之。献之惠王,惠王善之。”

《吕氏春秋·淫辞》

今可以王齐王而寿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以石代爱子头也,何为不为?”民寒则欲火,暑则欲冰,燥则欲湿,湿则欲燥。寒暑燥湿相反,其于利民一也。利民岂一道哉?当其时而已矣。

《吕氏春秋·爱类》

惠子为魏国制定的法得到“民人”的认同,惠子“王齐王”的政治远见能考虑到“利民”,说明他是一个爱民,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上的魏相。虽说他的“法”在翟翳看来“善而不可行”,有“郑卫之音”,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为民”“利民”的初衷。因此,笔者很难轻信他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小人。

所以,笔者认为,“惠子相梁”中如果说有庄子对惠子的批评或者说敌忾的话,那么只能是鄙视惠子入世的选择,而说惠子人品低下的结论却显得武断,或者说有违战国时期真实的惠施。

参考书目:

1、《惠施公孙龙评传》,杨俊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庄子》,方勇译注,中华书局

3、《庄子闲吹》,流沙河

4、《战国策》,中华书局

5、《庄子传》,王新民,海南出版社

6、《惠施与庄子》,姬登科

7、《<庄子>(节选)注译》,陈林群endprint

猜你喜欢

秋水庄子
秋水无声
《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如秋水玉为神
秋水长天(创意作品)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
《万物生长》 201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