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孤独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调查分析

2017-09-27李杰刘斯漫姜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人格

李杰 刘斯漫 姜峰

【摘要】目的:探讨情绪孤独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情绪状态、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特点。方法: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抑郁和焦虑分量表、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对459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情绪孤独体验程度比社交孤独更严重。②情绪孤独低中高三组的P分、N分、焦虑、抑郁得分递增,E分、L分、社会适应性得分递减。③低分组和中等得分组的直接应对、间接应对得分显著低于高分组,低中高三组逃避应对得分递增,自我控制得分低分组显著低于高分组。低中高三组寻求帮助、计划应对得分递减,低分组的主动应对得分显著高于高分组。结论:情绪孤独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神经质和精神质,较低的掩饰性,性格偏内向,焦虑和抑郁水平较高,社会适应性较差,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情绪孤独 ; 人格 ; 应对方式 ; 社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279-02

孤独是指当个体感觉社会关系的质和量缺乏时产生的一种痛苦和悲伤的体验[1]。Lindgren等人提出孤独体验就像是透过一层结霜的窗户看待这个世界[2]。孤独对人们的情绪情感、行为和认知功能、免疫系统、身体健康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引起自杀。有研究表明,孤独感与认知障碍有关,会加速认知能力的衰退,是痴呆、认知能力衰退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3-4]。Segrin 和Burke的研究表明,孤独与较差的睡眠质量有关,孤独会通过提升个体的压力水平而降低睡眠质量[5]。总之,孤独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产生较为广泛的负性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本研究拟探讨大学生的孤独状况,情绪孤独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情绪状态、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特点,为孤独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121份,剔除无效问卷524份,有效问卷4597份,有效率为89.77%。其中,男生1294人,女生3303人;一年级2253人, 二年级1605人, 三年級739人,年龄为15~26岁,平均年龄20.52±1.31岁。

1.2研究工具

1.2.1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

采用Vincenzi和Grabosky编制的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6]。属多维量表,是为区分Weiss提出的4种孤独类型而设计的。本研究采用情绪孤独、社交孤独2个分量表。情绪孤独量表8题,社交孤独量表7题,共15个条目。情绪孤独得分<6表示无或几无孤独,6-10分表示一般的情绪孤独,11-14表示高于一般人的孤独,≥15分表示情绪孤独问题严重,社交孤独相应的得分为0-4,5-9,10-13,≥14。

1.2.2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抑郁和焦虑分量表

采用Derogatis编制,王征宇1984年翻译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的抑郁和焦虑分量表[6]。抑郁分量表包括13 个项目,本研究中该分量表的a系数为0.88。焦虑分量表包括10 个项目,本研究中该分量表的a系数为0.86。

1.2.3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采用陈仲庚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成人版[7]。共85项,包括外向性(E)、神经质(N)、精神质(P)三个分量表和一个效度分量表掩饰性(L)。

1.2.4压力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北师大编制的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由62 个条目组成,包括直接应对、寻求帮助、计划应对、主动应对、间接应对、逃避应对、自我控制七种类型的应对方式。

1.2.5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

采用北师大编制的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由15 个条目组成,总分越高,表明社会适应性越好。

1.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大学生的孤独情况

大学生情绪孤独的平均分为5.80±4.03,社交孤独的平均分为3.10±3.38。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孤独情况较严重( 高于一般+严重) 的大学生中,情绪孤独的大学生有583人,占12.7%,社交孤独的大学生有261人,占5.6%。对情绪孤独与社交孤独的因子均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表明大学生的情绪孤独体验程度比社交孤独更严重。

2.2情绪孤独不同得分组的人格特征比较

本研究根据情绪孤独的得分将所有的被试分为3组,无或几无情绪孤独的被试为低分组,一般情绪孤独的被试为中等得分组,高于一般和严重情绪孤独的被试为高分组。对低、中、高情绪孤独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组被试在P分、E分、N分和L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比较发现,低、中、高3组被试之间的P分和N分两两差异显著,按递增排列,E分和L分两两差异显著,按递减排列。情绪孤独情况越严重,P分和N分越高,E分和L分越低。

2.3情绪孤独不同得分组的情绪比较

三组被试在焦虑和抑郁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比较发现,低、中、高3组被试之间的焦虑和抑郁得分两两差异显著,按递增排列。情绪孤独情况越严重,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

2.4 情绪孤独不同得分组的应对方式比较

三组被试在七种类型的应对方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发现,情绪孤独低分组和中等得分组的直接应对、间接应对得分显著低于高分组,逃避应对得分两两差异显著,低中高三组按递增排列,自我控制得分低分组显著低于高分组。寻求帮助、计划应对得分两两差异显著,低中高三组按递减排列,低分组的主动应对得分显著高于高分组。表明情绪孤独的大学生倾向于采用直接应对、间接应对、逃避应对和自我控制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寻求帮助、计划应对、主动应对的应对方式。见表4。endprint

2.5情绪孤独不同得分组的社会适应性比较

三组被试在社会适应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比较发现,低(93.38±11.71)、中(90.36±12.15)、高(85.02±13.48)三组被试之间的社会适应性两两差异显著(P<0.001),按递减排列。情绪孤独情况越严重,社会适应性越差。

3.讨论

本研究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的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2个分量表对459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孤独情况较严重( 高于一般+严重) 的大学生中,情绪孤独的大学生有583人,占12.7%,社交孤独的大学生有261人,占5.6%,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本研究还表明,大学生的情绪孤独体验程度比社交孤独更严重。根据Weiss划分的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情绪孤独指人们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亲密和安全的关系(通常指恋爱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孤独;社交孤独则是指人们在社会整合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缺乏社会感,缺少令自己满意的友谊或同事关系时产生的孤独。大学生已经进入成年早期,生理机能的发展已趋成熟。根据埃里克森描述的“人生八阶段”,这一阶段个体开始进入亲密的恋爱关系,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人际关系的亲密感,避免过分孤独[9]。但是,由于学业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建立起令自己满意的亲密关系,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了较高的情绪孤独体验。

由于大学生的情绪孤独体验程度比社交孤独更严重,深入探讨情绪孤独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心身健康有重要的意义。Teppers等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可以预测孤独感[10]。本研究中,三组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极其显著,情绪孤独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神经质和精神质,较低的掩饰性,性格偏内向。说明性格内向,安静,离群,保守,不喜欢与人接触,情绪不稳定,过于情绪化,情绪激发后很难平复下来,对人抱敌意,孤僻,不关心人,缺乏同情心,社会性朴实幼稚水平低的大学生,难以建立和维系亲密的人际关系,而且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特别敏感,情绪孤独的水平较高。

孤独、焦虑和抑郁三种消极情绪之间关系密切,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本研究发现,情绪孤独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得分较高。一方面,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增加情绪孤独的体验,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其情绪孤独体验越强;另一方面情绪孤独影响焦虑和抑郁情绪。有研究表明,孤独会通过冗思、特质焦虑、社会支持等影响个体的抑郁情绪[11-12] ,孤独是抑郁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情绪孤独的大学生其负性情绪更多,情绪趋于低落,也更容易焦虑。

国内外大多数有关应对方式和孤独的研究都表明,应对方式和孤独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孤独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3-14]。本研究也发现,情绪孤独的大学生倾向于采用直接应对、间接应对、逃避应对和自我控制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寻求帮助、计划应对、主动应对的应对方式。也就是说,在面临压力情境的时候,习惯于面对面的直接处理问题,发泄情绪,坚持己见;采用间接、迂回、逃避的方式解决问題,或自我控制的方式,比如,批评惩罚自己,控制压抑自己的情感来应对的大学生,其情绪孤独的水平较高;而面临压力情境的时候,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够主动针对问题做些有用的事情,向他人寻求意见和帮助,以提高社会支持,理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制定行动计划并执行,这样的大学生则不容易产生情绪孤独的体验。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主动地顺应环境、调控自我或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动态过程,也是个体心理-社会生存状态的综合反映[15]。本研究结果显示,情绪孤独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差,情绪孤独情况越严重,社会适应性越差。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那些社会适应性较差的大学生,缺乏应对环境、学习、竞争、压力、挫折、人际关系、职业选择、角色转换等的能力,一旦经历压力性生活事件,就会觉知到更大的生活压力,产生更高的负性情绪情感体验,如孤独感;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情绪孤独的大学生由于依恋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内心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倾向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对其人际关系及社会功能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参考文献

[1]Doane L D, Thurston E C. Associations among sleep, daily experiences, and loneliness in adolescence: Evidence of moderating and bidirectional pathway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4, 37(2): 145-154.

[2]Lindgren BM,Sundbaum J, Eriksson M,et al. Looking at the world through a frosted window: experiences of loneliness among persons with mental ill-health[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2014,21(2):114-120.

[3]Holwerda T J, Deeg D J H, Beekman A T F, et al. Feelings of loneliness, but not social isolation, predict dementia onset: results from the Amsterdam Study of the Elderly (AMSTEL)[J].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2014, 85(2): 135-142.endprint

[4]Ellwardt L, Aartsen M, Deeg D, et al. Does loneliness medi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later life[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3, 98: 116-124.

[5]Segrin C, Burke T J. Loneliness and Sleep Quality: Dyadic Effects and Stress Effects[J]. Behavioral sleep medicine, 2014(ahead-of-print): 1-14.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301-303.

[7]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36-38.

[8]李秀红,郭丽,静进,等. 大学生孤独与认知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2):1456-1458.

[9]周宗奎.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46-48.

[10]Teppers E, Klimstra T A, Van Damme C, et al. Personality traits, loneli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aloneness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3, 30(8): 1045-1063.

[11]Zawadzki M J, Graham J E, Gerin W. Rumination and anxiety mediate the effect of loneliness on depressed mood and sleep quality in college students[J]. Health Psychology, 2013, 32(2): 212-222.

[12]Azam W M, Yunus W M, Din N C, et al.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among the elderly in an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Medi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J]. Asia‐Pacific Psychiatry, 2013, 5(S1): 134-139.

[13]Ye J, Zou Q.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Locus of Control and Coping Style on Loneliness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M]//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1: 365-371.

[14]Vanhalst J, Luyckx K, Teppers E, et al. Disentangling the longitudinal 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prospective effects and the intervening role of coping[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12, 31(8): 810-834.

[15]金燦灿,邹泓,李晓巍.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及其累积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测验的起源、发展与未来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成年后还能人格再造吗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