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2017-09-27胡大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个球解决问题意识

胡大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62-02

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则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是学生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体现,需要学生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保持这种问题意识。

一、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发展、发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因此,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那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创设良好环境,让学生“敢问”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学生不敢或不愿意提问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怕提出的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给自己惹麻烦;二是自信心不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大的价值遭同学嘲笑。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敢问、愿问,关键是要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学习者、合作者,以此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

其次,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课堂中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敢于提出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发问、允许补充、允许争论、允许出错、允许改正。

再次,要形成积极地评价机制。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教师对学生一句简短的激励,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鼓足其提问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激活其创造潜能。

2.提高思维能力,让学生“善问”

首先,教师必须要有问题意识。现实中,不少教师本身就缺乏较强的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于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中没有自己的思考,“人云亦云、书问亦问”,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教师没有良好的质疑习惯和能力,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无本之本,无源之水。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先行一步,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发掘自己的独到思想。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后,我摆脱了“修一段路”、“做一批零件”等问题环境的束缚,编了这样一道题:某小学师生为“希望工程”捐款,捐款的钱如果单买桌子可以买40张,单买椅子可以买60把,如果桌椅成套买,这笔钱可以买多少套桌椅?这类问题的提出,既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突破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模式,提高了命题的生活性和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其次,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会问”、“善问”。有部分学生尽管思维比较活跃,但因存在知识、经验、语言等方面的不足,或限于思维水平的障碍,提问不得要领,缺乏深度。教学中,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已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要特别注意给学生造就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如在教学《年、月、日》后,留给学生发问的机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年、月、日這些时间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如:多少年为一个世纪?为什么有些年份的第一季度的天数不一样,有几种情况?等等。教学中要及时“捕捉”这些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问题意识。

3.拓展问题空间,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绝不仅仅是一种课堂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实践能力的提升。数学学习中我们要留心生活中的事情,平时要养成爱发现、爱提问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将课内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探索更多的未知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主动思考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答疑中获得快乐

如何答疑和解疑,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后的恍然大悟和释然快乐,并乐于提问、认真钻研,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也就是按问题—思考—发现—掌握和提高的轨道进入良性发展过程。整个认识过程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始终以积极思维去探索和发现,同时获得问题解决的愉快情感经验,这就有助于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内在动力。比如在教学“百分数”时,先设计一个场景:班级要选出一名学生参加全校投篮比赛,现在我班有四个候选队员,平时的成绩如下:小明投过20个球,投中17个球;小东投过25个球,投中21个球;小军投过50个球,投中40个球;小亮投过10个球,投中8个球。要选谁去呢?经过讨论思考后,有的学生提出应让小军去,因为他投中的球最多;有的提出应让小亮去,因为他投不中的球最少;有的提出应该用抽签的办法,谁抽到谁去。那么到底应让谁去呢?应该有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才行。最后学生再进行讨论,一致觉得应该用命中率来衡量,也就是用百分比来衡量。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经历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他们体会百分数的意义,而且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取了解决问题的乐趣,形成了对百分数深入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而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主动思维的火花塞,是积极学习的发动机。只要解决了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在答疑中获得乐趣这三个环节,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主动探索、独立发现的创造者。

总之,在适宜的土壤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就会不断涌现。它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球解决问题意识
接住10个球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两只想打架的熊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取球游戏妙招
我的取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