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三复习的知识构建与整合
2017-09-27范璞
范璞
【分类号】G632.4
说起高三复习这个话题,每位高中一线教师都有很多话要说。有人说:顺着一本参考资料跑。因为参考资料都是多年研究高考的教育专家和一线的名师精心编写的,肯定错不了。有人可能就说,这种做法太低挡了,那是十年前的做法,现在都在用自编导学案。导学案是根据本校实际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是全体老师智慧的结晶。全体老师的水平就是导学案的最高水平。总之学生要不跟着参考资料跑,要不跟着老师的导学案跑。学生成了做题的工具,老师成了命题讲题的工具。高三复习变成了学生在题海中挣扎。难怪有人把高三称之为黑色的高三。学生零散的做题,没有系统性,学生做了很多无用功,学生的成绩提高的慢,学生的压力很大且没有快乐。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快乐成长的快乐,又能达到传统题海战术达不到的高效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大单元构建
所谓的大单元就是把整个高中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对较大的单元,一块学习让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串联起来。让学生对这一部分有个整体的把握,不像学新课那样比较零散。譬如:把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统计与统计案例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大单元;把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及曲线方程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大单元等等。大单元构建好比如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知识体系有个完整把握。先让学生自主构建大单元的知识体系。通过看课本、查阅资料等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相互补充,互相完善让知识构建到边到沿;最后再加上老师的提升拔高,让学生构建再向深处发展。通过层层构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时间方面老师要给予充分的保证。每个大单元至少4节课构建。其中第一、二節课学生独立自主构建,学生在自我充分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画出知识框架(知识树),列出概念、定理、公式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第三节课学生合作构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都交流自己的构建,相互补充,互相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设计出知识点考察方向。每个小组形成一份自己小组“最完善的知识树”。第四节课学生构建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小组的知识树,接受全班同学的检阅。老师再结合学生小组的展示情况再提升,挖深。其他的同学再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达到每个同学对本章知识方法都了如指掌。高三复习不仅仅是做题,研究知识方法才是学习的根本,做题是仅仅是检验知识和方法掌握和应用的情况。
(二)小单元整合
所谓的小单元,就是大单元中的相近程度更高的部分,整合在一起一块研究,体现出综合性。譬如: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这个小单元,整合为两节课:《两个原理》和《二项式定理》;把概率这个小单元整合为:《古典与几何概型》、《分布列》、《期望、方差和正态分布》三节课等等。经过这样一整合让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更深刻。有了前面的大单元构建。再用小单元整合的反馈案和训练案来检验学生构建的知识和方法的应用情况。反馈案问题是集全体老师的智慧共同研究确定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知识基础,再对照着反馈案上的问题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自习时间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案上的所有问题(问题是分层次设计的)。课上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小组的问题,有问题解决问题,没问题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重新对每一个问题再认识。把握问题的本质,尽最大可能的对问题进行拓展变式。通过问题让学生研究出问题背后承载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让学生不但知道这个问题是怎么做的还要会利用这个知识点能设计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并且找到这个点中易出错点。设计出考察的陷阱让应试者防不胜防地陷进去。小组讨论出来的问题最后要在全班进行共享。有问题共同解决,好的解法和思想资源共享。并且让学生把反馈案上问题与自己构建的知识方法树要对应起来。看看老师设计的问题是否全部考察到了自己的知识构建。再次在学习小组中交流,看看是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个知识点还是老师设计的问题确实没有考察到这个知识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向老师提出改正建议,或者自己补充拓展与本知识点有关的问题,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合作下编制出训练案,再次帮助学生完善和提升。这样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高三复习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不能仅仅在老师的牵引下行走,还要会自己奔跑。学生仅要参与知识的构建,思想方法的总结,问题解决办法的寻求,还要参与知识点考察的补充甚至训练案的设计和单元检测评阅与分析。
(三)单元双过关
每完成一个单元的复习,都要有一次单元过关检测。单元双过关代替单元过关。如果第一次过关不理想,让学生再给自己一次成就梦想机会;如果第一次过关比较好,第二次是否还能保持或者更好。学生通过第一次检测中发映出来的问题的解决,很有再来一次的念头。单元检测实行无人监考制,充分相信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批阅试卷。不按成绩给学生排队,每一个学生只和自己比较。学生交换批阅试卷,谁批阅的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并且针对批阅试卷中的问题写上批语。前几次要提供给学生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逐渐地去掉评分标准,再后来连参考答案也不给学生。让学习小组先讨论出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然后再在小组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批阅,学习小组评出的每一份试卷都是小组共同商议出来的结果。于是,问题来了:这样能行吗?学生能看出问题吗?标准一个小组一样能有区分度吗?学生看错了怎么办?……不错,开始确实有很多问题,有问题改正问题。谁有问题先找批阅的学生解释,如果能达成共识,OK。否则可以借组学习小组共同商议,也可以向老师申诉。开始的时候要原谅那些批阅不认真的学生和学习小组。三五次以后可以把出错情况纳入学习小组的评价,给找出问题的小组加分,给出错的小组扣分。逼着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共同研究。
优秀的领导是折腾出来的,优秀的学生也是折腾出来的。与教学有关的所有问题都要有学生参与,多折腾一下自己的学生吧。不要让自己的学生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学习不仅仅是服从老师的安排,参与学习的过程才是学习的本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