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指》教学设计

2017-09-27吴春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风趣自然段手指

吴春香

教学类型:新课

教材选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材分析:

《手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指出了每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并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秽物,窈窕等词语。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在学习本组《匆匆》《桃花心木》课文中获取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2)以读促悟、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及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使学生从小就明白劳动者是最美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拟人,排比,比喻,设问等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五根手指不同姿态和性格的描写感悟“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本组的最后一篇课文,通过对本前四篇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那些作家?那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那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

(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作家赵志宏《顶碗少年》感受到了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要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等)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让我们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手指》一起来感悟人生的哲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和词典或请教老师

(2)想一想作者写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

(3)课堂交流:

指名读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秽物,窈窕。(师重点指导“秽”不能读出“岁”“窈窕”先理解词义,然后再记住读音。)

(4)指名回答:作者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在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

(课文写出了五根手指形态各异,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是在2—5自然段详细描写的)

三细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详细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特点?

(1)默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画批注,也可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教师引导点拨总结。

(从形态和性格两方面来详细描写了五根手指的特点:大拇指—形态不美,最肯吃苦。食指—形态不窈窕,工作复杂勤劳。中指—相貌堂皇,地位最优高傲。无名指和小指 —体态优美,样子可爱)

2讨论思考,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描写五根手指的特点?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全班交流,结合课文中的集体语句来体会。指名回答,老师点拨,总结。

(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句式,详细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勤劳,敢于冒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中指优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鲜活生动很吸引人。)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做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美的两瓣。

(句中“这两根手指指的是无名指和小指。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手指做的兰花状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同时这个句子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手指”比喻成“花瓣”形象的突出了两根手指的美)

3教师点评

(1)丰子恺先生运用拟人、比喻、排比、设问等多种表达手法,刻画出了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语言风趣幽默。学习先生的表达手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感情朗读:

自由读课文,读出作者风趣幽默的风格。

四 品读课文迁移应用

1自由朗读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针对问题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指名读句子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姿态,各具不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 ,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从这两句话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团结就是力量”这也是作者的感悟)

2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们说说自己对“团就是力量”的理解和感受。

3请同学们比较本组课文表达感悟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1)指名回答《手指》一课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感悟的?

作者是在文末直接表达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给人以启示。)

(2)全班交流本组其它课文表达的方式。教师指导,指名回答。

《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达感悟。《匆匆》《顶碗少年》是将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中)

4小结: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我们受到了很多启示,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体会到了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收获很大。

五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文中有许多很风趣的词句,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句抄写下来。

2读《白鹅》体会作家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并抄录优美句段。

3結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句段记住,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

六板书设计

手指

_________各有所长,各有所短________

手指 团结就是力量

_________互相合作,取长补短________

猜你喜欢

风趣自然段手指
Books that change my life 改变我一生的书籍
秋天
一根手指点点点
手指被“卡”住了
风骨
美丽的秋天
笔穿手指
周恩来的外交风采
性格描绘词
手指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