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2017-09-27陈英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案教学高中数学对策

陈英华

【摘要】学案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学案教学的概念和理论依据、作用,然后介绍了学案教学的模式,探讨了学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 ; 学案教学 ;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18-01

随着我国高中教学不断深化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自学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学生的主要方式。我国最新的高中数学大纲中强调了敢于创新、勇于突破自我的教学方向,特别指出学生的学习模式不能局限于被动式、填鸭式学习,课程中更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助合作、积极动手、不断摸索前进。新大纲要求数学教学向自学的方向转化,学案教学由此而诞生并发展。

一、学案教学简介

1.学案教学的概念

教师依照所教学生的已有知识、学习能力提供给学生一份预习和课堂上自学的方案,这就是学案。学案教学的形式是学案,目的是导学。它鼓励学生从自身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合作、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所谓学案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学案主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新兴教学手段。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只顾讲课,学生无奈地听课,而学案教学实现了老师的引导功能与学生的主人翁角色转变,使二者共同进步,施展无穷效用。学生依照教师编写的学案,有目的性地预习课文,做好学案所安排的任务。学生也能提出有见地的主张,与老师一起研习教材。这样不但顺应了学生思维的延展,而且能够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而教师承担了提高学生自学水平的重任,要教会高中学生如何学习,增强学生应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2.学案教学的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作为主角的再创性过程,这是主体教育学说极力主张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为学生自我发展创造条件,挖掘他们自我学习的动力,施展学生的自我开创性,继而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提倡教师依照教材编写出富有创意的、合乎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处理建构起对知识的系统认识。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之互动学习,并虚心地听取学生的见解,对其进行恰当的指引。教育学不能以学生过去发展的历史为指南针,而必须将学生发展的未来作为方针。唯有如此,教育学才可以挖掘位于最近发展区里的潜力。因此,教师利用学案开展教学时,必须测试学生对主要课题的认知水平。教学是在发展之前对学生的进步指引方向,最近发展区诞生于教学中。

二、高中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其作用

1.提供学案

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提出问题,剖析典型案例,设计课上练习和自学环节。学案中囊括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思维方向,布置适量的作业。例如对周期函数的概念,教师提供了问题式学案:

(1)观察正弦曲线,图象是不是遵循着某个规律重复出现?

(2)由正弦函数是一周期函数,能否概括出周期函数的定义。

(3)是不是每一个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为什么?

2.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互助相结合

学案教学的主题是处理学案内的各种问题。教师应有目的性地进行指导学生学习周期函数,让水平不一的学生们都能初步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在处理学案中各种问题时,学生时常会面临不少挑战,教师要支持学生自行思考之后,与周围的同学讨论周期函数的各种特性,教师也可融入小组中,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3.教师组织交流展示与总结评价

在学生完成学案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学案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目的的同时,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如学生在学习周期函数求解公式时,除了课本上的方法之外还学会了如曲线图示法等多种方法,可以经过交流展示让所有学生共同分享。总结可以呈现出多种样式,应该包括学生总结和教师总结。评价秉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应有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效与过程,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和教学步骤,学生能够回顾已有知识,构建对周期函数的全方位认知。

4.学案教学模式实践的作用

传统教学由教师消化知识点后再教会学生,学生没有自我摸索、学习的时机。学案教学能够搭建起老师、学生与课本之间新型的纽带。学案教学模式在课堂内外铺垫了强烈的自我学习气氛,给予学生们自主研习的空间。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掌握了步入未知世界的钥匙,进而长此以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高素质人才。学案取代教师对学生予以指引,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一对一地指导学生。学案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编写了不同能力层级的学习任务,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传统的数学讲解式课堂模式在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教师担心学案教学效率过低,生怕拖慢教學的进度。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每位教师都要了解什么是学生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且将来可迁移性的能力。学生在自学时难以明确学习目标,提不出问题,完成不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因此,针对这些可能的问题,学案的设计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自学容易出现困难的地方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创设情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有效自学能力。

四、结束语

新时代要求各个专业的人才都要具备强大的自学能力。教师应致力于对旧有的教学途径进行改革,主动开展其他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能力。学案教学模式的出现是时代的需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3]周映平.新课程背景下“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J].数学通讯.2007,1

[4]谢尚志,林光来.高中数学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初探[J].中学数学研究,2009,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高中数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化学 “学案” 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