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

2017-09-27郭慧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学习方式英语

郭慧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与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英语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它强调以学生的亲历为主,鼓励学生超越学科的逻辑体系,转变英语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自主选择探究课题,发现问题,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有自己特有的课程目标要求及其对英语学习方式的要求。

【关键词】综合实践 英语 学习方式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维目标”对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及其对英语学习方式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的形式开展,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必须保证学生对活动与活动主题有关的事物、现象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在开放的实践学习中自主获得新知识。当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获得体系化的知识为首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二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合作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及其对英语学习方式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同时还应该使学生了解、经历甚至初步学會某些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的方法意识和科学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及其对英语学习方式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确立:一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道德养成。学生在课题探究过程中,从实际出发,通过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二是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1.实践性与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让学生养成实践的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经验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强调活动、操作,强调直接经验。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探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较为广泛教育资源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发挥,创造力才能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求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应立足于社会实践之中,而不是囿于学科和书本,可把学习的探究性与实践性有机整合起来。

2.活动性与体验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隋、意识。体验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

3.理解性与建构性研究性的学习就是综合运用已有经验、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创造出新知识,获得新经验的过程。个体的认识既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构建的结果。这一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需要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下,按自己的方式对它进行编码、加工,进而构建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4.交往性与互动性教学交往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首先,交往活动具有生成性,与别人即时即境的交流交谈,往往会启发自己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火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习的过程与组织是动态生成的,是由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在探究过程中共同协商、合作构建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思路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极大地活跃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促使每个个体潜在的认识立场、观点、信念或认识模式,伴随着他的见解的发表而“显现”出来。为此,教师应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臣之,陈汉城.活动指导策略(下)[J].教育科学论坛.2006(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5]GHB0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学习方式英语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