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微写作,奠基大作文

2017-09-27魏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文本文章阅读教学

魏莹

【摘要】一直以来,作文教学“耗时多、见效慢”成为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2011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①。所以,语文教师增强读写一体的意识,笔者尝试加强了贴近文本的微写作训练。立足课堂,找准读写结合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技能训练,让教材这个“例子”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纽带,为写好大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作文训练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点微写作大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提出這样的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但从学生方面来看,缺乏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不会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受所谓优秀作文的误导等原因导致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或千篇一律。而一篇600字左右的大作文,从教师指导,学生成文,教师批阅,习作互评,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只能是针对性的讲解一些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所以强化贴近文本的微写作训练,不失为一种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

“微写作”之微,体现在目标的明确,内容的简单,便于教学活动检测,反馈上。教师结合阅读教学,将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创意点落到实处,将技能训练落到微处,就能达到作文训练用时少,见效快的目的。

一、 在微写作中学谋篇布局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往往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先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利用微写作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清文章的脉络。如《旅鼠之谜》一文,作者在介绍旅鼠的三大不解之谜时通过和丹尼斯偶遇后两人的对话逐一展开对旅鼠的介绍。这种行文方式,使文章引人入胜。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文章的结构,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说明文介绍旅鼠的特点,一篇100字左右的记叙文理出故事情节。大部分学生能按照要求,在完成了两篇微作文同时,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也学到了这种以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法。训练学生进行这样的微写作,使学生在阅读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做到心中有数。这种训练既包含对学生语感的训练,也包含对学生构思策略的训练,这种结合实践的模仿是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一步,从“无法”到“有法”再到创新模式,学生作文需要这样优秀范文的引导。

二、 在微写作中学表达方式

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标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到的表达方式。”通过玩味名篇中的经典表达,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多种恰当的表达方式,就能使学生的作文脱离单一表达的干涩,凸显特点,细处动人。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捕鸟这一乐事,作者运用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动词将捕鸟的过程和乐趣清晰展现。赏析这一描写,引导学生练习运用动作描写来写出自己参与或喜欢的一项活动,理解动词运用的妙处,学习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让学生练习在文章的结尾书写议论性的文字。《说屏》一文虽然是说明文,可以让学生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从屏的制作材料、形状装饰以及功能作用等,写200字左右的说明性文字,感悟学习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这种针对性的训练,可以随时贯穿在阅读教学中。在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微写作训练的题目。例如:《芦花荡》中补写二菱看到老头儿痛打鬼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微写作都以文本为依托,学生的情感已经得到了触发,从“心”动到“笔”动,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教师结合阅读教学及时交流评价,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学习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是学生写好大作文的基础。

三、 在微写作中学表情达意

语文教学中“情”是语文课堂之魂,“言”为语文教学之托,语文教师就是要依据文本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情思,使学生获得情感熏陶,教师要适时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真情勃发中发展能力。微写作就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之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沉的父子之情、亲子之爱。教学时,学生很容易找到四次关于背影的描写。为了让学生涵泳文本,体味深情,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次背影的描写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细细体味揣摩作者在这以特定场景中的细腻情思。以“---的背影”为题写成一个片段,因为有关注的重点,之前的阅读体验,所以学生在写作中能关注到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等特定场景的铺垫。体会到望父买橘的难过,那青布棉袍的背影在人群中慢慢消失的难舍和父亲老景颓唐,灯下又忆背影的沉重。这种微写作让学生关注到了文本,激发了想象,对作者细腻情感也有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动人的细节,朴素的语言,环境的衬托,恰到好处的抒情……文章情思和学生的写作实践,自身体验都在一个“写”字中找到结合点,这是一种情感的熏陶,也让学生在熏陶中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四、在微写作中拓展思维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语文课堂要想百花竟放,教师就要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阅读教学中拓展性的微写作训练就是给学生最好的空间。《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发表感想;《信客》中为死去的信客写墓志铭;学习了《苏州园林》可以介绍自己游玩过的一个景点;给藤野先生写回信;续写《喂---出来》;像萧乾那样也记录一下家乡的口头文化遗产……这些课后练习题,都是在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拓展训练,这些题目拓展的文章的空间,也给了学生创作的空间,提高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了学生了想象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将作文的教学指导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中,长期坚持训练,从细处着手,化大为小,及时指导,打消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学生的写作意识就会增强,心灵和情感的敏感就会养成,写作的技巧也就有了积累。那么作文题目,都会激起学生头脑风暴,这风暴一旦形成,学生才会妙笔生花,呈现佳作。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徐志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文章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