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2017-09-27焦永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1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言艺术情感

焦永侠

摘要: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是向学生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不断增强语言表达的幽默感,富有情感地向学生进行传达,以成功地上好每堂课。

关键词: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教师语言素养也是教育艺术修养的一部分。教师语言是向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在教育和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力争做到清晰、准确、科学、符合逻辑,并具有幽默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它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语言艺术呢?

一、增强语言表达的幽默感

教育家斯维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的幽默语言,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的领悟,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引起宽松愉悦的心理共鸣,从而顺利地达到教育目的。许多发达国家甚至鼓励孩子说些有趣的俏皮话。正是对儿童幽默感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这是很有道理的。

有位老师看到教室地面很脏,便说:“我们班真是物产丰富啊!五彩斑斓的纸屑撤满地面,还有瓜子壳点缀其间。我们生产了这么多废品总得想法子出口啊。”学生不好意思起来了。下课以后,大家乐呵呵地干起来,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位富有幽默感的教师饶有兴味地用“大词小用”的含蓄批评,增添了语言艺术的光彩,让学生在笑声中自觉而愉快地纠正自己的缺点。可见,幽默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

二、语态活泼轻松,表述形象生动。

教师与孩子说话情绪饱满,轻松活泼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就会形成一种宽松、活跃、和睦的语境,你的语言就会在心理共震中越发显出效果。要忌表情呆滞,面色阴沉,说话欲言又止或停顿间歇过多,那会造成儿童大脑的兴奋抑制。儿童爱用直觉思维思考,习惯于从感情角度认识事物,教师要多用比喻、拟人、摹画、类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施展绘声绘神的描述技巧,调动儿童对语言信息的再造想象力。例如,教“鸟”和“乌”两个字,为了让学生将两字辨别记牢,就说:“小鸟身上长着花羽毛,它头上黑黑的眼珠,我们一眼就能看到。所以,‘鸟字里有一点;可是乌鸦全身长着黑羽毛,它的黑眼珠我们看不到了,所以,‘乌字里没有一点了。”

三、语言要富有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是语文教学担当的独特的使命。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就必须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要求语文教学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上共鸣,使学生在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过程中去求真、崇善、爱美,从而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再者,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第三,从老师传情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中的“三情合一”即文章情、教师情和学生情的同步流转,高度融合,要有教师的思想感情起中介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时语言要有感情。把对儿童真诚的爱与感情溢于言表,那么,即使是脱口而出的话,也能“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饱含着慈爱之心的儿童化语言,会引起孩子强烈持久的内心体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富有个性。为使语言有情,首先语言要有个性,富有艺术性的教学口语,应当是发声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的。当你带着对事业,对孩子的热爱,精神饱满地登上讲台,学生立即就会受到你的情绪“辐射”的感染。如果你将备课接触教材时的激动或感受,在课堂上表达出来,你的语言就有吸引力,这叫“以情夺人”。

我们对孩子说话要尽量做到情真意切,娓娓动听,忌用独白式、训话式说话,语调要舒缓有致,抑扬适度,语气要柔和,儀态要自然;表情要丰富并作适度的夸张;手势可多一些,但幅度不宜过大;音量小一些,不必高音大嗓,一显“声威”。有时,快速的低调声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心理亢奋,调动他们的听觉注意。

四、语言要有艺术性

教师天天要上课,教师的语言应成为学生的楷模。有了好的教材,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好的课堂教学语言,仍然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使深奥晦涩变得生动有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它使教室“春风骀荡,满屋生辉”,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之中获得知识和营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日益普及的音像设备,使学生的视听领域更加开阔,他们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艺术萌生了一种新的期望和要求。有的教师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不善于表达,讲起课来平淡乏味,一点儿不生动,就不容易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听课,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影响。

五、语言的启发性。

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如:教师不善启发或启发不适时、不适度或启而不发等不利于优化教学语言的现象,使学生的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语言的“引导”、“诱发”上下一番功夫,认真研究探讨,采用多种启发性教学语言,把握诱导、启发的时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语言,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启发性包含着两层意思:

1.发展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启发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精选带有重点、关键或学生感到困惑、易错的地方,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去启发。

2.富于想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情并茂的文章,教师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启发性语言在作品和学生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通道,架起由此及彼的“桥梁”,寻找与学生生活的相通点,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增补想象作品所提供的生活画面、意境等,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生动、饱含情感而又富于启发的。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陈晓华.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李志良.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学周刊.201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情感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情感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台上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视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