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应用浅谈

2017-09-27吴碧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吴碧友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认识到探究式课堂教学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对化学探究式实验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化学 ; 探究 ;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70-01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普通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探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辨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

对于碱金属部分,教材中演示实验较多,充分体现了元素化合物课型以实验为基础、积极利用化学实验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因此也利于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法。具体实施如下:

1.巧设问题引入,创设探究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要强调创设“探究环境”和可实际体会的“探究情景”,即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因此,在问题的引入要有艺术性,才能扣人心弦。

示例一:《钠》的教学

[情景]让学生观察铁和铜的样品,以及装在试剂瓶中的钠。

[设疑引入1]我们已经学习过铁和铜,它们的保存和取用,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刚才大家观察装在试剂瓶的物质,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金属——钠,它是浸在液体中的!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学生情景]议论纷纷:是哦,铁和铜直接可放置在空气中,钠为何要浸在液体中?

[设疑2]大家打开试剂瓶,闻一下浸着钠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学生操作后回答:煤油!)

[设疑3]为什么钠要保存在煤油中?

[学生讨论] 一学生猜想:可能要隔绝钠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另一学生马上反驳:那可以用水!

[设疑4]很好,为什么不用水?初中学过磷就是保存在水中的!

通过一系列的教师设疑,学生欲析疑,并提出猜想,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接下来,学生马上进行钠和水反应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探究,教师及时的进行分析,促使学生总结、反思,在产生疑惑的探究氛围中学习了钠的性质。可见,探究情景的创设,成功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

2.解決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引导型实验探究

教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的难度比较小,通过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一般容易理解,而且一切现象和变化都在预料中,因此常常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求知欲,若单调的重复做这种实验,学生的兴趣会下降。

示例二:《Na2O2的性质》的教学

[演示实验] “滴水着火”小实验

[学生情景]学生立即兴趣昂然,急切的问:老师,你究竟加了什么物质?

[师生交流、讨论]先共同分析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然后告诉学生该物质是Na2O2,并指出该反应有气体放出。

[教师引思]大家已知Na2O和H2O反应生成2NaOH,那么同样由Na和O组成的Na2O2和H2O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放出的气体究竟是O2还是H2?如果是H2,怎样检验?如果是O2,又怎样检验?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讨论,设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与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学生思考、探索,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启发、引导和调控:或组织学生讨论,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教师不断发问,层层推进,得出结论,指向真理。

(2)STS 小实验探究

教材中要求的化学实验不仅是为了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服务的,而且要紧密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培养学生的化学常识素养服务的。因此,在完成知识点的传授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来进行探究,这样特别能使学生在其感到熟悉和认为有用的情景中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

示例三:《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教学

[提出需解决的问题,创设探究情景]

①NaHCO3怎样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为何NaHCO3不能用于胃溃疡病者?

②泡沫灭火器为什么用NaHCO3而不用Na2CO3?

[实际操作,灵活处理]

对于问题①: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如让学生往稀盐酸中投入NaHCO3药片,模拟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症(明显的实验现象让学生震撼不已,发出感叹:原来是这样治病的!)。

对于问题②:在完成NaHCO3和 Na2CO3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后解决。

总之,STS小实验探究,不仅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促使学生追根求源,探究科学问题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线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实施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1)并不是每一节化学课都能进行探究实验教学,教师要精选课程教材中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进行施教,并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收集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条件、受学生欢迎的探究专题的综合性资料,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心智和年龄是否具备等等因素。

(2)教师对探究内容要作精心的布置,内容应体现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问题性等特点。问题要小而具体,新而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现象要明显,便于学生观察。另外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充分考虑到问题结论的多样性,对每个学生得到的结论要给予正确科学实事求是的评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进行课堂内教学探究,因为课内时间关系,明显存在知识容量偏小,或无法保证每一课时的完整性,以及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对探究的问题,大部分兴趣昂然,个别差生无所适从,某些特优生则倍感无聊。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整体的教学环节中,进行综合、全面的处理,特别是要强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进行探究性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彭蜀晋.探究教学论析.化学教育2002(4):4~8

[2]蒋辉炳.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教学.化学教学.2002(9):1~2

[3]金福华.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化学教学2002(9):3~4

[4]韩立国,李焱.《浅谈“问题—探究”式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