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识别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中的术语的意义

2017-09-27包雪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抒情古诗

包雪冬

【中图分类号】G633.3

古诗鉴赏试题是语文高考中的重难点。古诗词鉴赏试题是语文高考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学生视为畏途的题型之一。高考关于古代诗词鉴赏的要求在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做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要求学生能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但是,在学生的答题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读懂了,却无从下手,仍然不能准确的完成题目。这个现象说明,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古诗作品中的形象以及古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而学生对古诗的表达技巧的掌握就比较生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古诗表达技巧的运用是多方位的,有些杂乱的。那么,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能够正确识别古诗表达技巧的运用的意义就凸显出来。所以,今天,本文对古诗鉴赏中的表达技巧的相关术语做全面而细致的介绍。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什么是表达技巧,鉴赏表达技巧从哪些方面入手?综合几个权威的概念可以得出这样的关于表达技巧的定义。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表现手法。即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具体来说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诗歌)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诗歌)的内容。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说白了也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采取的方式方法。

上述仅仅是表达技巧的概念,要想真正认识、了解表达技巧,需要学生知道古诗表达技巧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古诗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认识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修辞手法。下面对古诗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加以概括。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在诗歌创作中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夸张、衬托、对比、设问、反问、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意在使诗歌描写的事物更为生动形象、字句更为精巧,能够突出诗歌的主旨。

学生在这一环节要问问自己,是否熟悉上述常见的修辞手法。在熟悉的基础上能够快速准确的指出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例如:(2013安徽卷)唐·韦应物《秋斋独宿》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金·赵秉文《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所设问题是: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分析。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古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迅速准确的指出并分析做答。不难看出,第一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以烛喻月;第二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如果学生对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不熟悉,是很难发现第二首诗中的借代的运用的,自然也不能很好的完成答题。从准确完成答题的角度来看,熟悉掌握诗歌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特别说明的是要,修辞手法的效果也需要了解。

(二)、认识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中的表达方式

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这里需要学生重点掌握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

记叙能够记录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使意境具体深邃,使形象生动丰满,为下文做铺垫。如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用记叙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表达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为下文写壮志难酬作铺垫。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有推动情节、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的作用。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就是典型的描写手法的运用。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月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发出响声。一静一动,构成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需要掌握的常见的描写手法有: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动和静、虚和实以及细节描写。

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起到画龙点睛、表明观点、突出主旨的作用。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就是诗人创作过程中的主观情感的表达。本身诗歌就是主观情感表达的再现物。抒情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够渲染气氛、增强文字的力量感。这里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是几种常见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个大的方面。而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表达感情直截了当。间接抒情包括因事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史抒情(借古讽今)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古诗中情与景的关系也应该重点掌握这几种术语:①景情反衬,正如王夫之在《美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其中包括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②景情正衬,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事物写好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包括以哀景写哀情、也乐景写乐情。

上述内容是诗歌鉴赏中的表达方式,学生需要记住这些术语,分辨各自功能。

(三)、认识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诗歌),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古诗词: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等。具体需要重点掌握赋比兴、用典、衬托、渲染、托物言志。

综上所述,古诗鉴赏中的表达技巧的鉴别是比较难的。但是,一旦我们用心记住了这些术语,就能准确判断,正确做答。

参考文献:

1、王夫之.薑齋詩話[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2011:2

2、sorry65285.表现手法[DB/OL]. http://baike.haosou.com/doc/3576354-3760794.html.2015.07,17/2015,1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抒情古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劳劳亭
厚重感
会抒情的灰绿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约会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