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2017-09-27苗贵云
苗贵云
摘要: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和主阵地。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增强理论教学针对性,提高吸引力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加强实践教学,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建立实施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的工作体系和考核原则。
摘要: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课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性。它不是一门纯知识课,不仅仅只是知识性的概念和原理的认知,它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立足于高职生的全面发展,立足于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从思想上启迪人、从理性上提升人、从精神上塑造人,教会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进行行为选择,确立责任感,能够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践行,从而达到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一、髙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深入系统地 展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可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和思想观念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们思想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学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离开了主体能动性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发展;认知主体的认知既是个体内部的建构,同时也是社会建构。知识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必然会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因此,学习过程的发生、发展是一定意义的社会建构。教学要有助于学习者交流,提倡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建立实践共同体,达到个人与团队之间观点与经验的交互,进而提升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支持学习者的社会参与,强调知识的学习获得和情境化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教学不是简单的把知识经验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通过激发和挑战其原有知识经验,提供有效的引导、支持和环境,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
3.现代道德教育观的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系统提出并实践了以“做中学”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人的亲身实践和主动发展;重视人的兴趣经验和需要;重视创造性和个性培养。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为,学校的德育不仅是学校的道德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道德知识被一个人所掌握并对其行为产生影响。没有实践就没有道德,实践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源泉;道德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都必须在与社会生活结合中进行。在德育過程中必须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以儿童的本能与冲动为依据。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为,自我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和天性的趋势。为此,他们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德育过程中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要,对学生的意见认真倾听,耐心接受,移情理解,不能批判和压抑。这些现代道德教育观成为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渊源。
二、髙职髙专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之作出过许多的努力,并通过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看到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教学状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知识性、灌输性、考试性的特点非常突出,在教学中存在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轻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能动学习;重视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重视学生认知的发展,忽视学生情感、意志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文本知识传授和学习过程,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缺少实践体验的知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变成了对知识化了的概念和原理的逻辑分析和训练,学生“知”的多少和程度成为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标准。对于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重视不够,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多样化的实践关心不足,会造成学生认知与行为的分离、表里不一的分裂人格。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涉及的学生众多,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失去了真正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课时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形成学生由知、情、意、信、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自律体系,甚至导致两种消极后果: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不理想;二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处于消极、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实践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endprint
3.缺乏科学的管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缺乏规范化与长期化的根本要求,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保障机制、管理机制和育人机制,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明晰。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没有纳入教学计划,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没有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的安排,给足课时。还没能合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建立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兴趣不高,不能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另一方面,制定的实践教学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教学评价本身应具有导向激励功能、调控改善功能和鉴定区分功能。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就要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高职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展变化,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三、髙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改革途径
1.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制度
首先,要树立大德育的工作理念。强化德育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工作模式,突出实效,优化德育工作系统,确立德育全方位的工作格局。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文明养成工程为基础,在专业教育和实习实训中,积极 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验活动,打造“德、技、力”三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在此基础上,整体构建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課实践教学工作体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整体性,把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2.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本着“知行统一,知行转化”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党团活动的优势,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依靠党团组织,培养示范性群体,强化自我教育。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骨干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依靠力量。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和班委会要加强机构与制度建设,坚持开展学生骨干培训。
优化育人环境,大力倡导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抵御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形成校园无空地,处处都育人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包括校园自然环境、舆论环境、文化组织、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全面推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努力创建校园大型精品活动,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繁荣校园文化。同时,发挥校园环境的约束功能、引导功能、激励功能和审美功能。校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使人们感受到积极的陶冶和感化。校园文化活动具有科学性、普遍性、教育性、发展性、群众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学校要坚持用健康活拨、格调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占领文化阵地。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学生作品展示橱窗和校园简报成为展现校园风采、传播校园文明的主阵地,公共场所规范化的标牌、守则、条幅、语录和名言名画都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实现知行转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应重视发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舆论工具和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作用。学生社团在学生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些小的社团由于某种共同的志趣,由来自社会地位相近的家庭形成。它使成员之间建立一种自发形成却又是十分深沉的统合感,从而使成员间的个性品质、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又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强化了他们以往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杜灵来.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李逸凡.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