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开展中学民族音乐教学

2017-09-27邹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号子民族音乐民歌

邹媚

【摘要】在中学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收集丰富的教材和采用多种手段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开展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增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全面提高音乐素质。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 ; 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60-01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扎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和钻研,才能更好地发展新音乐。让中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是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所以,民族音乐的学习非常重要。现在的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对其的了解也是非常粗浅,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能喜欢民族音乐,认真地学习民族音乐。那么,在中学的音乐课上如何很好地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呢?

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距离的,他们更多的是欣赏具有时代感的音乐作品,我们如何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这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如果只是靠说教,学生们不一定能完全接受,我们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作品中去慢慢引导他们。比如,他们喜欢听流行歌曲,那我们就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引进课堂供他们欣赏,先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可以从音乐的创作上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有很多流行音乐也是基于民族音乐创作而成的,这些作曲者很多都是系统地学习了民族音乐才有扎实的创作功底,引用一些民族音乐的素材创作出优秀的流行歌曲,学习民族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这点确实不容易,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感觉他们对民族音乐的陌生感和抵触感,在播放一些民歌范唱的时候,由于一些是原生态唱法,学生感觉很不适应,还有很多民歌是有衬词的,他们有时会因为听到这么多没有内容理解的衬词和一些民歌曲调而觉得怪异和好笑,发现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去认真欣赏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其实学生这样的反映也是正常的,因为在他们的时代和生活里,到处充斥的都是鱼龙混杂的流行音乐,而且他们欣赏的很多都是内容空洞单一的流行音乐,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个社会急功近利的现象在音乐创作界得以体现,一些作曲者为了尽快赢得市场的利润,创作快餐文化,毫不考虑社会效益,只考虑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流行歌曲确实也是能与时代贴近,旋律朗朗上口,传唱度极高,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这些作品也还是值得去推广的。在这样一个社会和市场的大环境下,民族音乐的传播力度也远远比不上流行音乐,所以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陌生感也不足为奇。作为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去了解他们的兴趣、他们喜欢的音乐才能走近学生,引导学生,我们可以巧妙地把他们喜欢的歌曲和民族音乐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这是一个可以激起他们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他们喜欢听《江南style》,喜欢跳骑马舞,那我们就可以由此切入,可以提问学生骑马舞的动作源于什么,学生肯定回答是骑马的状态,那老师就可以从蒙古族的马背上的文化开始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这种切入是很自然的,学生也会欣然地接受。还有一些民歌加入了流行元素进行改编也有崭新的面貌,推动着民歌的发展,如玖月奇迹演唱的《万泉河水清又清》,把民歌加上流行音乐的配乐,显得更有时代感,也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创新是成功的,让这个时代的人感受到民歌的魅力。

三、收集课内及课外教材,向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歌

民歌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要让学生很好地了解民族音乐,民歌的教学是重点。作为音乐教师,收集丰富的民歌素材,给学生更大程度地接触和了解民歌提供了条件。在民歌三大类中,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就是劳动号子,因为号子的节奏感强,有一定的律动感,而且是和劳动节奏结合在一起的节奏很形象,和劳动形象结合在一起去欣赏能让学生一方面感受到号子的魅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从而还可以让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教育意义重大。在号子的学习中,选择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供学生学习,如《川江船夫号子》、《船工号子》刚劲有力,節奏规律,很有劳动的气氛。《船工号子》体现了号子当中也有优美舒缓的旋律,让学生体验到一种音乐美和劳动美的结合。课本中的湖北民歌《龙船调》,巧妙运用方言半说半唱,使民歌有情节表演的效果,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广西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舞蹈节奏感强,引入彝族的舞蹈动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律动中感受民歌的魅力。青海民歌《四季歌》的旋律也很有特点,也让学生了解了音乐创作的手法,可以从一个主题旋律派生出第二个主题旋律,旋律也朗朗上口,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学生们在唱的时候不但可以感受旋律的律动感,还可以从歌曲中了解到四季里分别有什么花盛开,既欣赏了音乐又增长了知识,一举两得。

四、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能力

在中学教材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教材为民族器乐曲的欣赏教学提供了丰富有权威的资料,看得出对民族器乐的教学非常重视。教材中不但让学生了解到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还详细地把每个乐器组中的重要乐器都作了图文介绍、音色听辨,还有作品的结构分析,写作手法等,这些知识都让学生眼前一亮,大开眼界,也对此充满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加详细地、直观地去了解器乐曲。由于器乐曲没有具体的文字依据可循,学生理解起来不如歌曲那么容易,所以器乐曲的欣赏教学除了丰富的教材,还要教师有合理有效的方法。可以采用介绍乐曲的结构和写作手法,然后进行分段落欣赏的方法,因为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去了解作品。如《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有几个段落组成,篇幅较大,必须分段欣赏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其中比较突出的“月上东山”乐段可以作为重点去教学,作品多次用到传统的写作手法“鱼咬尾”、“换头合尾”也能让学生从中学到乐理知识,为欣赏理解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丰富了知识。在乐曲中速度力度的变化,还有运用不同乐器表现不同情绪的旋律走向等元素大大体现了该乐曲的音乐价值和艺术内涵,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

[2]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endprint

猜你喜欢

号子民族音乐民歌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吼出来的非遗绝唱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我家的“号子”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武汉码头号子的艺术特征探析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穿花衣 唱民歌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