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音乐课堂活动参与的有效性

2017-09-27于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具音乐课苹果

于玲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59-01

在如今小学的教育现状下,如果要让学生花过多的精力来学好音乐课是不现实的,但是如何使音乐教育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如何把主要精力用在音乐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高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紧紧抓住课堂40分钟,做到“低负高效”,发挥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性,促进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基于上述思考,立足实践,我进行了大胆尝试。但学生由于受遗传及先天素质影响,个体差异很大,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活动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认真备好每堂课。

系统了解小学阶段的教材,明确每册教材最终要实现的学生在音乐的态度与情感,知识与技能,每一课在每一册中的地位与作用。音乐是人类最具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情感性也是音乐的一个基本品质,明确新课程标准下,备课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课,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并全部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轻松愉悦、简单直观的教学手段,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在教学中,我常利用图片、实物、精美的头饰等直观教具去创设情境。如在教学欣赏课《龟兔赛跑》时,运用动画,让学生边看多媒体动画边听故事,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然后将一些动物头饰分发到各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表演比赛,同学们热情高涨,寓教于乐,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情绪、兴趣,一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度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的思绪富于具体性、形象性、知识经验较少、注意力不易集中,应多采用直观实物进行教学。教学中,运用一些直观实物教具,来辅助我们的音乐教学效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如在讲音乐知识的时候,在单纯音符的认识上很枯燥,又难以理解。一次看电视广告的时候给我以灵感:广告中八个孩子分吃蛋糕,划开十字分成四份后,孩子出其不意的拦腰从中分开正好八份。我就把这个设计运用在课堂上,我准备了四个苹果,一把刀子,上课时,我带着教具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都好奇地问我要干什么?显然,实物教具已经让他们产生了兴趣。讲解时,我先出示一个苹果,然后告诉学生,这个苹果能作四分音符,它唱一拍;两个苹果就是二分音符唱两拍;四个苹果是全音符唱四拍;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那么半个苹果就是八分音符唱半拍;把这半个苹果再平均分成两份,那么其中的一份是十六分音符,这一份是整个苹果的四分之一,唱四分之一拍。通过形象、生动鲜明的实物教具在同学们的面前展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掌握了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真正放手、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难点。

学习中遇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很多学生懒于自主思考,而是等着由老师的暗示传递给他们的信息。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对音乐的敏感性自然就差了,一旦老师不作暗示,学生就无所适从了。这个时候要放手给学生,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在学习《大河之舞》时,通过完整地聆听各种节奏,我引导学生从分析每种节奏的音乐要素上的变化,组织分组展开讨论进行分析、归纳和交流。这样的合作学习淡化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四、掌握好课堂节奏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的音乐作品各不相同,课堂气氛也不尽相同。要么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异常激动;要么整堂课学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压抑而沉闷。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学节奏,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从而构成音乐课堂中的一种和谐美呢?

在研究实践中我体会到,音乐课的课堂结构要动静有度、充满美感。这里的“动”与“静”,是指教学形态的表现而言的。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如学生积极参与、涌跃发言、热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声有色”的教学。所谓“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如学生静心聆听、深入思考等,是“无声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乐课一直处于动态,“动”多“静”少,以致于学生兴奋过度,容易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如果自始至终寂静,课堂气氛十分沉闷,“静”多“动”少,则学生容易疲劳,抑制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动”“静”合理搭配。在低年级要以“动”为主,但也要有适当的“静”进行调节。让学生在激烈的活动后静下来,给他们以舒缓调节的空间和时间,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增加“静”的次数,延长“静”的时间,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总之,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动与静的交替与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美的教育氛围。

五、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落实。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都非常重视实践对音乐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课堂练习是落实“低负高效”的一种手段,一般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大多在课堂中进行,音乐课中的体验、模仿、探究等一般都在课堂中进行,所以音乐课的练习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若要求提得高,难,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将导致教学失败,若要求太笼统,又会使学生顾此失彼。

现代课程评价已从仅仅静态地评价教学结果转向动态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注意两者的统一。“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应该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是教师灵活机智的再创造,应当体现教师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具有原创性和不可重复性。”怎样使课堂真正做到既低负又高效,更需加强学习,在教学的实践中体现课程的改革,转变我们的观念。

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所有的小学音乐教师去研究和发掘,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摸索出更多的对音乐课堂教学有用的东西,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扎实、丰富而有效,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争取為我们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有所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具音乐课苹果
喜欢的课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