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7-09-27张洪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体育教学现状

张洪国

【摘要】体育教育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不仅如此,在体育课中也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活动中能够训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同时对他们勇敢、诚实、遵守纪律等其他的品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后备建设人才,他们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体育教育中在为断创新教学模式,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教育。尽管我国积极开展了体育健身活动,但是很多学校在真正在实施方面仍然具有很多的不足,下面是根据教学经验对体育教学上创新的一些浅谈。

【关键词】现状;体育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

引言

体育教学创新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认识、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为祖国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性人才。

一、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

1、体育教师自身存在的习惯问题。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会形成一种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顺利开展,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创新能力,,使其陷入狭窄的发展空间,给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深厚的影响。这样发展下去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效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达不到体育课所带来的多种教育的作用。

2、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的呆板性,使化育教学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活动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只看到了时间的合理安排,,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以致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是在长期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只做到了在体育课上帮助学生强健身体,忽略了在德育教育问题,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二、现在教育新型下对体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中,许多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忽略了体育课程,很多人只是简单的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跳跳,但是体育课也包含着教学目标、内容、课时、课后活动和课后训练。首先体育课程是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途径,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次他也是高校的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现实的再现,又是将理论和形式的简化。当然任何的教学模式都会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有些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些是“信息加工”的理念;有些就是通过长期的实践中得到的相关经验,并没有明显的理论特征。可是在对教学分析中,我们依然需要正确的指导理念。在很多教学模式中也会有自己的教学目的,这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體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打破传统模式,建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运动思维空间为目的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1、打破传统模式,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教师从自身做起。

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融入全方面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师不仅要在体育课上帮助学生强健身体,更要担负起他们的德育教育问题。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德育思想教育。体育教师必须首先在学生的面前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要用自己的形象来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例如,体育课作为一个群体训练课程,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最好方式,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要让学生养成有时间观念的好习惯,那么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自己上课的时候不能迟到,如果要让学生在严寒或酷暑中不会打退堂鼓,教师就必须在大自然的考验之下带头锻炼。为了让学生意识到集体荣誉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就必须要融入到学生中去,用鼓励、批评等各种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自己先做到,通过这样言传身教的方法才能够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加强道德观念。

2、打破死板的教学结构,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学校在体育场地、器材、师资上进行了不断的改善,但体育教学的效果,如学生的体质水平、体育能力等并未因此而得到较大的改观。教育学家认为,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

3、利用各种体育锻炼,提高全方面能力

利用长跑培养坚强信念。在体育课中有很多途径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例如在长跑锻炼中,就可以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信念。

利用体操培养果敢作风。在体操项目的训练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做事果断的勇气,养成不畏困难、奋勇向前的信念。

利用球类培养团结意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终将会踏入社会,在社会中他们必须掌握与人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利用体育课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二)明确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体育课的目的要明确提出,指该次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应通过明确的手段并且是具有课程特点的可实现的目标。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的和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注重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培养学生主动力学习的意愿;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升荣.论体育教学方法之创新[J].《才智》,2013年23期

[2] 郝捷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优化与创新[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16期

[3] 包呼和.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3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体育教学现状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