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2017-09-27邹喆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英语学习

【摘要】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当中应受到更多的关注。需求分析是影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这篇论文是基于对桂林市的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高中和一所典型的普通中学的高一高二共100名在校学生进行的需求分析调查,旨在为桂林市高中的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需求分析;英语学习;桂林市高中生

G633.41

一 、引言

(一)需求分析的意义

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对高中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但是这一步骤却被很多英语一线教师忽略。2003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这五大目标的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新课标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因材施教。所以,对于广大一线英语教师来说,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先明确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实效性。

(二)需求分析的定义及涵义

Brown(2001)将需求分析列为课程六个部分之首。他是这样定义需求分析的,“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主客观需求信息,以用来确立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满足学生要求的课程目的,这也是用来检测课程目的是否有效的手段”。

需求分析其实包含不同层面的涵义。首先,需求可以指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也就是说他们在学完外语课程后能够用这门语言去做些什么。这种以“目标为导向”(Widdowson,1981)的需求最适当的定义应该是“目标需求”(Berwick:1989)。第二,从内容上看,需求可以被看作是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所认为是外语学习中有必要或者说是最好应该掌握的内容。(Mount-ford,1981)第三,需求可以被定义为“外语学习者要真正习得一门语言所必须要做的事情”。(Widdowson,1981) 这是一种以学习过程为导向的需求定义,它涉及到外语学习中行为的转变及学习的手段。第四,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外语学习者本人,即他们自己希望从外语课堂中获取什么。

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学大纲已经被定下来,教师需要在大纲框架的指导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灵活地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并在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的辅助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持久发展、特色发展提供条件。

二 、调查对象及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附外)和桂林市第八中学(桂八中)的部分学生。其中在附外,高二及高一各随机抽取一个班,共两个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有效回收率为76%;在桂八中,笔者高二班级中随机抽取了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为92%。总有效回收率为84%。

之所以选择附外和桂八中,是因为这两所中学在桂林市均具有代表性。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属于广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示范性特色学校”,在2010年的一本上线率达79.26%、二本上线率达97.66%,本科上线率达到100%,为桂林市中学里的佼佼者,与桂林市的重点中学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作为桂林市的重点中学的代表。而桂八中近年本科上线率平均大约为50%多,可作为桂林市普通中学的代表。

三、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调查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为辅。本问卷是在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題与对策》一书中对上海市一所外国语学校对中学生外语学习需求分析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的,共有22道题目,涉及的内容分为学生、教师、教材及环境四大块。其中学生模块的需求状况包括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目的、动机及方法策略;教师模块包括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风格的评价和期待;教材模块则涉及到的是学生对所用教材的评价;环境模块包括了课内和课外两大方面。调查结果将从以上四大模块进行分析。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自身需求

学生自身的需求分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目的、动机及方法策略这几个方面。

学生模块最先涉及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附外和桂八中的被试者当中分别有71.05%和15.22%的人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对英语学习兴趣一般分别占到了21.05%和65.22%。重点高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普遍高于普通高中的学生。重点高中生源质量明显高于普通中学,再加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基础好,知识面广,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应比较高。而且兴趣和动机两项成正比的关系。普通高中绝大多数学生学英语的动机是高考和就业,属于表层动机。具有表层动机的学习者对英语学习通常没有直接兴趣,间接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重点高中学生学习动机既有表层动机也有深层动机,这样学习兴趣较浓厚,持续时间也较长。在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方面,两所高中均有超5成的学生表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最感兴趣,而造成他们兴趣缺失的是他们认为难度最大的语法和词汇。附外的被试者最不喜欢学的是语法,桂八中的被试者最不喜欢学的是语音语调。

当被问及英语的重要性,附外和桂八中有78.95%和60.87%的人认为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由此可见,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都得到了学生广泛认同。具体到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不管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近5成的学生认为说的技能最为重要,听次之,读再次之,最不重要的技能是写。总之,被试着普遍认为听说技能较之读写技能更为重要。

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其学习成效和学习信心有直接的关系。两所高中都有超过55%的人认为自主学习能提高能力,因此,。此外,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附外被试者对英语很有信心,但在桂八中,这个比例不到30%。这个数据就不难理解,在重点高中,七成以上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效满意;而普通高中六成以上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效不满。自主学习能力和信心都属于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要不断鼓励学生,减少学生的焦虑。endprint

(二)对教师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附外的学生大部分反映老师在课堂上能经常传授相关文化知识和学习方法。文化知识是语言运用得体实现的保证,学习方法是学习者能自主学习继续学习的条件。两者都是新课标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课标中所要求的传授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意识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策略,普通高中在教学活动中有待加强和提高。

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两所高中70%的学生都喜欢老师在上课时以英文为主,必要时使用汉语,这表明学生希望老师能在用全英和全汉两种授课方式中寻求一个平衡。但是用全英文上课这一项,附外的比例比桂八中的比例高出10.64%,以汉语为主这一选项中,桂八中的比例高出附外8.24%,这两组对比数据表明重点高中的英语语言水平比普通高中高,重点高中的学生期望能从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总体的数据都表明,学生要求教师教法灵活新颖,否则语言课堂很容易上得枯燥乏味。教师惟有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三)对教材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附外被试中者有76.32%的人数对现在使用的英语教材还比较满意,有23.68%的人不喜欢现在的英语教材。桂林八中有71.74%的被试者对现在的英语教材比较满意,有28.26%的人不喜欢现在的英语教材。由此可见,不管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对现在使用的英语教材评价基本趋同。对于教材的难度,超过6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难度这一选项,根据克拉申的二语习得假说,语言输入难度应是i+1,数据结果显示,目前的教材对两所学校的学生并不算难,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加快教学进度和适当补充教学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輸入。

(四)对环境的需求

课内环境方面,附外学生倾向自我纠错方式,而桂八中学生倾向于教师纠错,前者的自主学习欲望比较强;且两所高中学生都较排斥同伴纠错,这与高中生自尊心强的年龄特点相关,也说明他们的合作性学习欲望不是很强。对课内教具的使用,两所学校学生的选择明显都是偏向于电脑和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这给教师多媒体使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附外的被试者在选择多媒体教学工具上的比例比桂八中略高,在选择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具上的比例比桂八中低。这说明,在重点高中学生的接受和学习英语的能力更强,能够应付更多多媒体呈现出来的知识和任务,对黑板等传统教具依赖较少。而在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稍弱,更依赖于黑板等的教学工具来帮助学习。

课外环境方面,附外52.63%的学生喜欢看英语报纸杂志,18.42%的学生喜欢看中英文对照小说, 18.42%的学生喜欢看英语原版小说,说明重点高中的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较强,也养成了平时阅读英语读物的习惯。而桂林八中有43.48%的学生几乎不读英语读物,26.09%的学生喜欢阅读中英文对照小说,说明学生阅读中有一定的困难,而相应的中文翻译提供了帮助。但值得外语教师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养成阅读英语读物的习惯,如何避免为了情节干脆只读中文、不读英文原文的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

以上的需求调查已经涉及了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多个方面。总的来说,这次调查结果显示出,桂八中的学生由于平时接受较少文化知识的输入,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更为渴求。同时,他们也更希望能从老师那得到关于学习方法、策略等的指导。另外,他们对教学活动趣味性的要求较高。

而在学习动机方面,附外的学生的选择呈多样性,并不局限于为了高考,而是把英语当成一门工具。而桂八中学生就相对传统一些,大多数学生还是把高考当成主要考虑因素。

在这样的需求分析的调查中,有几点需要引起我们研究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的思考。(束定芳,2004:50)

第一,倾听学生呼声。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说过,“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教育工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心付出,……要用亲情、信念和尊严支撑学生的追求和成长;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之路。……少了一些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对学生意见的倾听,这难免粗糙,难以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在英语学习中,如果教育者不了解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真正地帮学生找到发展之路。

第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疑惑。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就应该有的放矢地针对每个学生薄弱的地方或者学生感觉到困难地地方帮助其解决困难和学习上的困惑。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第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息,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2)帮助学生设立科学可行的英语学习目标;(3)在学生学习需求强烈的内容上可适当增加教授或为学生指明方向;(4)定期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及时充当“协助者”的角色帮其解决;(5)为学生的微小进步喝彩;(6)帮助学生建立客观合理的自我评价

第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要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要想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功,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习惯好学习就有成效了,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国的良好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持久兴趣。

第五,让学生学会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够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程晓堂、郑敏,2002:v.)作为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学习策略的引导和相应的训练,以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参考文献:

[1]Brown, J.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汤普森学习出版社,1994

[2]Berwick, 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In R.K.Johnson (eds.).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于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作者简介:邹喆(1987-),女,壮族,广西贵港市人,教育学硕士,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助教,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

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广西民大五坡20栋(530008)。15507713371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英语学习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