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机制探讨

2017-09-27王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1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

王璞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学生德育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创新成为时代精神核心的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不仅能更好地体现社会实践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性,传递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的特点,而且还是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和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直存在只重视理论不重视实践的缺陷,社会配合不到位。

本文试图从大学生社会实践历程、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就及局限、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个主要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工作让同学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社会,并服务于社会,不仅锻炼了大学生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也让大学生在社会德育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是在学校以及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近几年大学生社会实践逐渐成为大学生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同时,社会实践对于培养大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观察社会,了解国情,学以致用,知行并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实,社会实践活动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青年学生成长的活动,意义重大且影响深刻。

一、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主要成就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迅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实践方式增多,现在主要有:教学实习,主要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实习基地建设;社会调查,包括走向社会,参观考察,社会经济调查,暑期社会调查;科研创新,包括 学术调研,“挑战杯”赛, 大学生创业;学生社团,包括社团与校园文化;大学生自我管理,包括学生会,团委-团学联,辅导员-班委;区域自治组织,包括勤工助学,校外兼职等。

1.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非常强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希望能在不耽误学习的合理的时间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在高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报名参加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计划热人数,多数大学生表达了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同时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面试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认识。这说明大学生正逐渐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能动性和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同时也意识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加自己的实际社会经验,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 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增加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多侧重于社会弱势群体,实践活动的关注对象多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和提供服务的对象也正逐步侧重老百姓,民生热点,基层问题更是得到分外的关注,三支一扶,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为贫困偏远地区免费进行医疗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研究,送法下乡宣传,送法进社区,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可持续发展问题调研等社会民生大计问题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涉及的重点对象和主要内容,同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接近七成的研究生所进行的社会实践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与三成的的本科生相比,高出近个两成,与本科生对比,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更加注重与思想政治教

育的结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不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意识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大学生关注民生大计,重视基层问题一方面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更多的是学生逐渐认识到投身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自己的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回报社会。

3.社会实践组织参与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在结构组织形式上从“主题式”社会实践向“主题式”联合“类型式”的复合式社会实践转变。“主题式”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上级有关部门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重心的主要侧重点,结合大学生成长的自身内在需要,每年确定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并要求全国高校当年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要围绕该主题进行。“类型式”社会实践是指各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多年形成和积累的校内外教学资源,设计出具有内在联系的互不重复,结构科学化合理化的社会实践模式,如全面考察调研类、自主志愿服务类、政策宣传讲解类、重点品牌社团类等等。

在学生的参与形式上,出现了全體人员自发主动实践形式与专项的集体统一实践形式相结合,根据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本科生中四成多的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己自发组织的,仅次于学校组织的专项五成。这充分说明了当前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在操作上对专项集体实践形成统一规范,而且还大力倡导学生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自己积极主动的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下,缺少对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的学分量化标准,极易造成学生重视第一课堂、放松第二课堂,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理论教育中应努力引导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同时利用自身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举办,联合发文下达通知,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运行过程中,却几乎都成为了共青团系统独自负责的事情。在笔者所调查的多所高校关于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中,也几乎只有共青团所下达的单个通知,很少有其他相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或以高校的名义来下达的通知,就此而言,从学校的组织规划和主办方而言,还是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不到位。endprint

2.实践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确立和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在保证实践教学绩效的同时不断提高效率;可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以解决课堂理论教学的知识难点和疑点;可以突出重点和要点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但是本科院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却远远不及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那样重视。由于没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寻找实践场所而四处奔波,结果就形成了“课程教学实习打游击,毕业实习靠自己”的现状,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研究只能是零散的放羊式的,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而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就不可能有实践经验的累积和教训的总结。而且没有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发展很不平衡,造成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甚至只是走走过场,收效微乎其微。

3. 社会实践缺乏科学的指导

从整体来看,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数缺少科学有效的指导和规范的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按照“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作出贡献”的原则,同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依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科学指导,目前在这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第一是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实践的创新性。第二是内容太大太空洞,缺乏针对性。第三是只注重表面现象,缺乏实践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宣传的多,但是实际做的却很少,假期响应实践号召临时做的比较多,但是经常主动却做得极少,其结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走形式主义,收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群众高兴和支持、学生自己满意的实际效果,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生命力。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策

1.更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理念

经过对以上各种问题的分析,能够从中掌握一定的经验总结:要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和进行,就必须加强对社会实践的动态研究,创新社会实践理念,旨在规范化社会实践操作,以取既定的最佳预期效果。更新实践理念是全面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更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理念,才能获取社会实践发展创新的动力源泉。

2.创新大学生的实践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分布地广、工作量大、管理不便、监管不易,只是单单的通过实践总结报告是很难真正全面的反映社会实践的成效。如果只是简单的学生之间的互评、指导教师的意见更是无法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激励作用,当然也不能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状况。在人文关怀视野下创新大学生实践体系的构建对合理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想法,采用积极地正激励的方式,并且科学运用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规范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

3.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创新和拓展,势必将带来校内外社会实践资源的大范围开发和利用,带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式的极大丰富。然而如何将广泛的资源和丰富的活动有效地整合起来?这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管理体系。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运行顺畅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创新。

综上所述,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必须建立对社会实践本质认识的新视野;侧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新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不断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类型;落脚于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体系。这种由“新视野→新资源→新类型→新体系”的推理演进,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逻辑。

参考文献:

[1] 赵婵:够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组织模式的思考[J].山西科技.2006,(3):4

[2] 胡舒敏.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J].求实.2006,(2):269~270

[3] 屈善孝.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18~19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