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生活化的认识

2017-09-27崔玉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崔玉霞

摘要: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真实的生活背景开展学习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获取知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去体验知识的价值,认识科学的本质,从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亲身实践中感悟到“基于生活,开展教学;通过学习,巩固教学;为了生活,提升教学”的互动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优化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生活离不开化学, 化学离不开生活。化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一.对化学生活化的理解。

化学课程遵从“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化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化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的同时,不是简单的罗列生活中的物质与现象,而是精心选择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化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化学,发展化学。

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化学的基本观念的建立是化学应用的关键所在。

学生们通过化学知识的學习,获得了对这一学科的认识,形成了基本的微粒观,元素观,化学反应的能量观,对物质进行分类、计算,化学的社会观、价值观等。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它不仅包括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认识,还包括探究、对比、推理、分析、判断、选择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

2、实践、创新是化学应用的价值体现。

化学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物质,指导人们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它在提高人的探究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化学得以创新、发展;而化学的应用,使生活实践理性化,优质化。化学应用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应用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具有自觉、主动地应用化学的意识。

3、化学实验探究本身就是化学应用的一个方面。

学生已经在探究中掌握怎么解决家庭中发生的小火灾,能够理性地分析发生火灾的原因,快捷的找出灭火的方法等,让学生们感知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与化学息息相关。

三、如何实施化学教学“生活化”。

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从事化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探索和认识物质世界,也能提高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地产生“做”的需要,以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

(一)课堂学习问题生活化。

1、课堂的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纯碱Na2CO3的性质用途时,带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馒头进入课堂,一种面粉发酵后蒸出的馒头,一种没有经过发酵的死面馒头,两两对比,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切想知道怎么回事?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的导入,将学校食堂师傅做菜所用食盐等的画面,用视频记录,并加以采访,设计很多问题,超市购买的加碘食盐与沿海地区使用的普通食盐多对比,让学生分析。当把它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亲切感立增,马上就融入了教学活动的角色当中。在导入中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感受化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而物质就是来源于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所学习的知识。如:在学习有关化学计算时,学生的已有经验对身边的物质并不是了解很多,设计问题所选物质尽量是他们见过的,用过的,甚至可以编入他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其他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其中所提出的问题。班里有学生染了头发,引得同学们频频关注,在化学课上给学生介绍了染发剂的危害,设计了如下题目:染发剂中含有染发剂中的染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和过敏性。例如,染发剂中对苯二胺(化学式C6H8N2)会使易过敏的人引起发痒、水肿、气喘、胃炎和贫血等症状,另外它还具有致癌作用。对苯二胺中含有几种元素?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该物质属于有机物还是无机物?从化学的角度,你如何看待染发?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找”化学,“想”化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3、练习生活化,提高实验操作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化学是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让化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我们应该更多的带领学生们走进实验室,去动手操作,在操作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外的生活问题化学化。

1、做一做。指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学会生活。

布置给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将厨房里的烧水壶除水垢;从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角度,给家人设计食谱; 周末学生野营,让学生记录自己所带物质都属于那些类别,在野炊时,如何让火燃烧的更旺的,野炊结束后,如何熄灭,你的野营过程有没有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有没有把一些塑料等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在练习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化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思想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环境意识。

2、找一找,培养从化学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的化学现象。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家庭生活中的物品、洗衣、做饭等多方面的“找”化学,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

总之,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化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主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