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2017-09-27陈海发
陈海发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28-01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指中国古代文化。这一文化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互补为主线、儒释道合流发展为基础的复合伦理型体系。它是在中国特殊的自然环境、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积累和习惯。明显地蕴含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神圣的职责。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史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因为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其灵魂是思想,即民族價值观和民族智慧的结晶。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要求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以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培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都是用来武装广大学生的武器。推崇仁爱原则,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精神学生,培养激发他们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而且要能海纳百川、包容万物。自强不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厚德载物教育则可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纵观中国历史,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史诗。爱国主义,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能够唤醒沉睡的心灵。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深深地打上了饱含忧患的爱国主义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都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张骞、班超、祖逖、戚继光、郑成功、林觉民、杨靖宇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可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富于魅力并引起世人的赞叹,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悠久,更在于它能在内忧外患之中表现出顽强的再生能力。这种忧患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社会公德是传统文化美德,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面。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教人立世的态度,做人的风范。李白的“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把人生的友谊,看得比金钱还重要;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能够成为千古绝唱,原因在于它所包涵的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绝美清纯的物质观。要以此教育学生重视人情、友情,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蚀,为日后学成报国,重塑礼仪之邦的大国形象,打下扎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经》总结为“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并由此奏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自强不息之歌。这种奋斗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所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厚德载物是我们沧县中学的校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的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化上的兼容并包,导致了思想的自由与开放,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又为当时及后来的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一直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主导思想。 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和谐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则侧重于后两种和谐。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等,都有借鉴意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传统意味着历史,但当前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绝不应局限于历史,而是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定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决定了我们今天继承传统文化绝对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使其实现与外来文化的共存、共同发展。在科学准确评价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当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辩证分析、区别对待,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努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确保文化传承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发展性和前瞻性,建设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