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
2017-09-27赵兰
赵兰
摘 要:校本培训是源于学校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规划、组织,旨在解决学校问题、促进教师发展的培训活动,为了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要坚持本土性,专业性,梯次性,激励性,保障性,操作性。
关键词:校本培训 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51.1
校本培训对教师产生的经常性、直接性影响是其它教师培训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大力推广校本培训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应该成为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中心工作。近几年来,我校着眼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着力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本校师资为基本教学力量,坚持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逐步完成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创新型的转变,从而适应学校课程改革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校本培训要坚持本土性
校本培训的目标应以解决学校问题、促进教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校在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活动中都创造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的还形成一些特色鲜明的亮点和成果.这本身就是良好的培训资源,无论是成果本身还是创造成果的教师,都是学校可以通过发挥示范作用产生辐射效应的载体和途径。校本培训的地点以校内为主,这样做既可以减少培训对正常工作的影响,也便于发挥校内设施设备,重视提炼了本校的亮点和特色,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将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节约经费的同时扩大培训面。还是宣传名师、创造名师的便捷方式.
二、校本培训要坚持专业性
当前的校本培训更多的是“通识培训”,即以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这些固然重要,其实我们要当一个好的老师,能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课讲得比较精彩,让同学们听得很有兴趣,主要不在于他是不是掌握教育思想、对教学法有多么深刻的体会,关键还是在于他自己学术水平的高低,在于他本身对这个问题理解的程度。新课程理念推崇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推崇探究性学习,而这一切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不是单纯学习、复制新课程的理论及他人成功的教学模式就能达到的。经我校100个教师调查表明,“教师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学科专业知识,占85.5%”。基于此,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通识性培训只能向教师提供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才是教师安身立命、专业发展的根本,是学校教学质量、教学品味提升的根本。
三、校本培训要坚持梯次性
校本培训应面向全校教师,即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又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别组织培训,即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和需要,进行教坛新秀、青年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精英教师和名师五个梯次的培训,把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设计不同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培训方法,使各个层面的教师都能立足自身基础得到有效发展,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如对新教师培训,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政策法规、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确保达到一年内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使新教师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在试用期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熟知教育教学常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对骨干教师的培训要发挥二次培训的作用,促使其向优秀教师发展为主。
四、校本培训要坚持激励性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是调动校本培训组织者和参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包括反馈机制、保障机制、奖励机制、导向机制。根据教师新的培训现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促进办法,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專业技能,从而对教师的培训进行有效的支持。学校要注重对培训成果的提炼和总结,并以恰当的方式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传达,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特别是要对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引导全体教师把精力转移到基于教学实践的探索和研究上来,走研究型教师发展之路.
1.以评促教。由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评价,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把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有效地支持。
2.进一步规范人才选拔制度。对专业水平提高较快的中青年教师优先提供评优选先、外出学习的机会。
3.对专业素养高、进步快的优秀教师委以重任,由他们担任相关课题主研或某领域的主要负责人,为其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迅速地成熟起来。充分利用好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发挥好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各级各类的研讨指导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创造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他们享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认可的喜悦。
五、校本培训要坚持保障性
1.组织保障: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校长的作用十分关键。要想把学校办学思想贯彻下去,要想解决困扰学校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使得教师的培训实在、有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校长 因此,学校专门成立教师培训领导小组,明确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各科骨干教师为成员,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督察、帮助、评价、资料归档以及阶段工作总结反馈。由教导处具体实施,要把培训情况纳入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校本培训考核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做到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奖惩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切实保障教师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全面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推动校本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要把校本培训列入工作计划,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合理安排、科学设计年度教师校本培训内容,完善培训登记制度,改进学分记录方法,全程监督和管理教师参训情况,从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确保全校教师全员参加,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
3.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大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确保从公用经费中专项列支,每年不低于5%的经费专款专用。对校本培训的所有工作和活动,学校在经费上都给予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 毕田增 赵敬春.走进校本学习与培训[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 [美]Bruce Joyce,Beverly Showers著; 唐悦 周俏纨译.教师发展——学生成功的基石[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备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5]GHB0151)阶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