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实际生活 学习生活数学

2017-09-27杨小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长方体三角形数学知识

杨小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新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图文并茂的例题和练习,把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去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意义,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数学。下面就我在数学中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和注重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些具体作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引入生活问题,创设课前情境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有些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如果我们把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为它找一个原型,让学习内容成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就会感到熟悉和亲切,容易接受。

课前创设情境就是把本堂课学生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多种手段展示成所熟悉的生活问题。其手段可以是把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在教学“平行和垂直”时,播放“一列火车行驶在一段笔直的轨道上,火车通过后留下笔直的轨道(画面静止)”引导学生观察两根铁轨是怎样摆放的?每一条枕木是怎样摆放的来感知平行,而通过“十字路口”等画面来感知垂直,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平行和垂直的有关知识的愿望。

其次,通过各种知识间的趣味联系来引入课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倒数”时,教师让学生将“吴”“杏”“干”等汉字的上下部分调换位置变成另外的字“吞”“呆”“士”,随后引入数学中也有类似的情形,自然引入“倒数”的概念,学生不但觉得兴趣盎然,而且迅速找到了求倒数的方法。

另外,通过具体操作感知数学来创设情境也非常有效。如教学“平方厘米”概念后,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度量课桌面,教室地面,甚至学校操场,学生就会在操作后感到太麻烦,自然盼望能不能用较大的面积单位来度量,而迫切希望学习其他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二、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感觉,实现数学教学向数学活动的转变

科学研究表明:人們在学习时,如果是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是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儿童在孩时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具,可以终身不忘。因此,教学中,适度的操作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深刻的感受。比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这一课堂容量大,内容枯燥的知识点时,采用了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手摸三角形实物(如三角板)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通过让两组学生比赛拉三角形实物架和四边形架对角是否变形来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说说其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动手对折等腰三角形,让两个部分完全重合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等。使得整堂课的抽象学习变为有趣的数学活动,在课堂中做数学,既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而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操作演示更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达到轻松记忆。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知识普遍具有这个特点,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学生对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记忆较繁,特别是只计算某几个面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用哪些数据,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通过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标出各个面的长和宽等,再联系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很容易就能将一个长方体抽象记忆于脑海里,从而牢固掌握各种表面积的计算。并且也能区分在哪些情况下计算表面积,哪些情况下就计算体积。

又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整堂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活动,如元、角、分的互换,用钱模拟购物等。学生通过操作愉快地接受了所学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三、课后技能训练内容“生活化”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课后要让他们学以致用,用尽可能源于生活的训练材料来进行实践操作。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可让学生回家测量并计算住房面积,如果装修需要多少钱等。初步认识了小数后,可让学生到超市(商场)去调查各种商品的价格表示方法,想想这些小数的各位表示什么。通过活动,既训练了学生的技能,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渐形成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教师长期的引导下,就会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当我们的学生问出与数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时,我们就要及时地启发他们,这其实也是一个数学问题,使他们明白要解决生活问题离不开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渴望。

总之,数学教学要与日常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真正让学习数学和享受生活都同样有趣而轻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方体三角形数学知识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三角形,不扭腰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表面积是多少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问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