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2017-09-27其其格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教与学

其其格

[内容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学校的教学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是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处理好教师善教与学生乐学的辩证关系问题。本文主要立足课堂教学,从教学的两大主体师生双方以及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加以探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教与学;善教与乐学;教学相长

【中圖分类号】G420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互动过程,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和主要途径。所以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单独加以探讨。

一、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失衡现象

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仍然存在一些失衡现象。如:

1.教师的教停留于教的层面,在导的层面有待深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大学老师更多的停留于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整体教学效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1],可见,教师善于教的意义深远。

2.学生学的方面,缺乏自觉主动性。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内化过程不明显,未将老师的教内化为自己的学,处于被动状态。正如《礼记·学记》中记载:“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2]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一旦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谈不上有效学习了。

3.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激励,教学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弹性。目前,更侧重于评价,而对评价的后效注重不到位,没能将评价效果积极升华至具体教学研究或教学改革实践上。同时激励不及时或不到位,课堂教学中使得老师不能全力以赴,并削弱积极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达不到有计划、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目标。

二、掌握和实践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首先应以身作则,引领课堂教学向善教与乐学方向发展。具体如: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即从学生的学习负责向学生的将来负责转变。

目前,老师们习惯于把课讲好,为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大层面。不言而喻,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担负着育人的重任。要通过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心理健康和适应问题。

2.教师不仅具备渊博的知识,并且具备不断进取的学习提高的意识。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因为我们上课的老师大多数是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业知识的储备上要又专又红,才能胜任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学会学习。当老师的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应该做到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有选择性,有目的积累知识,从而达到渊源流畅的“泉水”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其次,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学习,“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日深”。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教不局限于教,可以说学生的学就是对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也是对学生的学,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其角色和地位可以相互转化。《礼记·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

3.教师要掌握讲课的艺术。讲课艺术的内涵较为丰富,既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法的假设,还包括教学用语,体态语,甚至包括板书设计,多媒体运用,提问设计等等。达到善教与乐学关键还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效。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立足学生学习实际,了解学生学习心态,不断挖掘,不断改进,教师的教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才能感受到学的乐趣,老师也能体会到教学之乐。

4.要注重情感教学,“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交流过程。首先,要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知识的传授,理论传授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渴望等情感因素上,要不然老师的教变成单项活动,不利于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和转变。其次,学生的课堂情感激发后,教师要及时因势利导,采取恰当的激励法,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第三,授课结束时,教师应将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性认识,通过情感加以巩固,从而触发互相期待的新的目标的形成。

三、教学评价和管理层面不断创新

教学评价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师生参与和投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改善:

1.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协同创新”的思路,不断改进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使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不能统的太死板或太标准化,而要有利于激励老师创造性地教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处理好严格规范要求与灵活操作和运行之间的关系。教学评价和教学的一些限制性规章制度只是为了师生能更好的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达到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而已。所以教学管理上应更多地从师生发展和引导层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既严格,但又不一刀切;既规范,但又有一定的弹性;既明确体现对师生共同体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又能发挥师生共同体的个性创造条件。要处理好严格要求与弹性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使管理达到最优化。

3.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协调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以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主要目标。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可从课程设置或课程体系上作为突破口。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内容吸收新鲜知识少,更新太慢,跟不上信息时代的需求,教材选用滞后等也将使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一大原因所在。另外,促进学生技能学习的创造性课程上下功夫。如音乐能够激励和诱发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而且对于学习压力大的学生来讲是可以缓解精神压力的良药。又如,《心理学》课程或《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是贯穿于一切专业课程的公共课,要充分发挥其公共性和必要性。

四、小结

总之,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不是简单的先后之分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内化,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具体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情境而相互影响也不同。

[参考文献]:

[1][2][3]戴圣,礼记·学记[M],中华书局,1989年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教与学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数学线上小组合作学习教与学方式初探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论述要逐层递进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教学相长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