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厌学学生的教育策略探微
2017-09-27唐秋华
唐秋华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57-02
当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基础教育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迅速下滑。厌学情绪,厌学心理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态度,也危及他们的身心健康。分析厌学原因,探寻有效的教育对策,是每一位教育者不能回避的职责。
一、学生厌学心理分析
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经过对多个个案跟踪分析发现,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学习没有付出一定的心智努力,因而造成厌学心理。
学校学习主要是把前人经验转化为个人知识的内化过程,需要较大心智努力。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括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知识的理解、巩固与保持离不开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及想象等心理活动,而人的知识性又依赖于人的情感、意志、兴趣及需要等动机因素。凡是需要心智努力的事,都伴随着一定的精神紧张,也就容易产生心理疲倦感。加之内化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在漫长学习过程中,易因心智努力不够等因素造成厌学心理。
(二)学习内容的枯燥与教学方法的呆板,造成厌学心理。
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客观上,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再者,应试教育框架带来的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被动生活在枯燥,呆板环境中,对学习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厌学心理。
(三)学生心理压力太重,造成厌学心理。
现代中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太重,在家长、教师、社会迫使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啃书本中度过,很少有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困扰着。对情绪心理研究表明,长期的消极情绪积累,容易使人产生厌恶反应,压抑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学生厌学主要是由于学习本身的性质和教育态度造成的。因此,要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必须对症下药,消除引发厌学心理的不良因素。
二、对厌学学生的教育策略和技巧
针对初中学生的厌学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始终抓住“理解学生,教在心灵”这一核心,有的放矢激发厌学学生心灵动力,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一)激发动机。
要消除初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关键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坚持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二是让学生体验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推动学生不断强化学习动机。如我对三名厌学学生委以任务,赋予一定的权力,使他们体验到自我、成功与价值,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
(二)引导注意。
要使学生兴趣保持在学习上,必须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有意注意。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理解性教学:课前先安排学生上台发表3分钟故事演讲,课堂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注意把社会生活中具有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对比性的真人真事引入课堂,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与关注,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三)强化成功。
成功对于学习无望的学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快,会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防止习得性失助感与失尊感的产生。一是注意寻找闪光点,扬其所长,抑其所短。二是适当降低学习目标,使其获得成功体验。三是确立自我参照标准,建立进步档案,帮助其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四是兑现诺言,及时奖励,刺激其成功的愉快感和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
(四)转恨为爱。
学生“恨其师,厌其道”的现象通常由师生之间的误解造成。要使厌学学生“信其道”,必须先让他“亲其师”。通过关爱、体贴、宽容,增进理解,调适师生感情生活,消除误解。主要办法:一是让因误解而受到极大委屈的学生及时倾诉,发泄情绪,同时教师能放下架子道歉。二是对严重影响教学秩序的厌学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处罚后及时安抚,消除学生的怨恨与隔阂。用爱心、真心、诚心化解学生的怨恨情绪,使他转恨为爱。
(五)补偿情感。
情感是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厭学心理的良药。对于在家庭缺乏情感和在学校失落情感的厌学学生,只要有心、用心、尽心去关爱,就会补偿其失落的情感,使其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主要办法:一是有心对缺乏情感的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二是用心去观察情感失落学生的一言一行。三是尽心去帮助情感失落的学生。补偿学生缺失的情感,使之能够更集中精力去学习,去健康成长。
(六)正确归因。
归因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结果的原因做出解释或推测的过程,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定量,对后继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推动后继学习;错误的归因,则往往会抑制后继学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的原因归之于自身努力。成功了是努力到位,失败了是努力不够。不能归因于能力,否则,成功了可能助长骄傲情绪,失败了必定产生颓废心理,而后者极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当学生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时,很容易灰心丧气,泯灭信心,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除作努力归因外,还可作现实归因、兴趣归因、策略归因等,对后继学习均能起到积极作用。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良好的境界,其实“诲人得法”,方能“学而不厌”,这才是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逻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