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英语课外活动的思考

2017-09-27李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语言过程

李斌

·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新课标》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突出语言的实践性。英语课外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解课堂知识,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给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享受学英语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和运用英语。

一、更新英语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英语课外活动

教育观念是一切教学行为的主导,不更新旧的教育观念就无法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外活动有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1)课外活动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应用的过程。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完全改变传统教学中“讲解――接受”,把语言当作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师注入式、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要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参与知识构建过程的探究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懂得如何处理学习问题的学习者,获得主动探究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课外活动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把课外活动过程本质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益积极的补充。“交往――互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外活动变为课堂的延伸,让课外活动成为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交往互动意味着教师从主要地位转向同伴角色。这样学生才能张扬个性,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3)课外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是为每个学生开设的,英语课外活动同样是面向全体同学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促使学生按素质教育的培养规格健康发展。在英语课外活动过程不仅关注全体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还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格的养成,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英语运用水平

英语课外活动根据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不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促进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1)操作性活动。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初中的学生也不例外。与其让他们坐着听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动手体验。布置一些手工制作的作业也是很多教师常用的英语课外活动。比如在初中阶段,可以叫学生做英文名片、地址本、假期计划表、名信片、贺卡、英文手抄报等。当教师教到名字相关单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做一张包含中英文名字、年龄、电话号码等信息的名片。当教到生日相关的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叫学生周末的时候去自己动手给父母或者好朋友做生日贺卡。这种动手操作的活动使枯燥乏味的英语变得乐趣无穷,将学生在课堂的机械学习变为有意义的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2)竞赛性活動。竞赛的形式丰富多彩,有猜谜、朗诵、英文歌曲、书法、辩论赛等。比如书法比赛。学生平时在抄写的时候可能很不注意书写,可是如果教师有计划的布置一个书写的比赛,尤其是刚刚开始练习英文的初一的新生,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外抄写时注意笔画、格式、标点等书写形式。教师如果要布置辩论赛,那么给学生相关的话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外去搜索大量的资料,然后跟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统计等信息加工。学生对相关知识就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而不是在课堂上。(3)表演性活动。表演性活动可以是个人的,比如做报告、讲故事、英语广播等,也可以是小组的,如对话表演,短剧表演等。表演性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点,也要求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表现自己。做报告员不但要求对自己所报告的东西熟悉了解,能流利的表达出来,还要求模拟报告员的神态姿势。而短剧表演者要求学生了解所表演的故事内容,背景等,这样才能有发挥有创新,同时又要求与小组成员合作密切。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表现自己。(4)实践性活动。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应该给他们讲的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所以把教学过程放到学生自我实践当中,更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具体的如何放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活”的知识,教师可以另外组织,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安排。实践的活动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参观、采访、实地调查、英语角、联谊派对等。真实的生活往往将抽象的知识立体的呈现给学生,给他们更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比如我们讲到植树这个单元的时候,会讲到如何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周边的环境,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你的生活环境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去解决?你以后该如何去做?”这样就将语言学习放到最自然的一种状态去学,要比在课堂里纸上谈兵效果肯定好的多了。又比如开一个英语派对,可以是圣诞晚会、新年晚会,也可以是生日晚会。参加的人除了自己班里的学生外,还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外教。另外布置场地,营造氛围也很重要。教师除了必要的指导,其他都可以教给学生去做。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机械的为了说而说,而是为了交流而说,从而达到了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三、建立合理评价体系,促进英语课外活动开展

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作了新的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界定。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情绪与文化。其中有些教学目标或指标可以用常规的语言测试方能进行评价与检测。如语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情感和策略等学生内在发展状态性指标的评价,传统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根据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引入新得评价手段与方法。形成性评价的科学利用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揭示个体学生在学生中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通过各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英语课外活动过程中表现的兴趣、态度,语言发展状态和学习状态和学习尝试做出肯定,以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搞好英语课外活动。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语言过程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我有我语言
淘气包马小跳
圆满的过程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