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道德“无意识——意识——行为”全新过程的培养

2017-09-27于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于敏

【摘要】越来越严峻的环境恶化,使得环保成了世界性的、需要全人类共同完成的课题。环保意识、环保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培养,去提高,相信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会越来越美。

【关键词】道德无意识行为 ; 意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69-01

一、学校教育,育“德”为先。

当前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复杂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在即,素质教育在即,使得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法。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授者——教书匠,还要育人,即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品德的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改革开放大门的敞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各种信息、各种思潮和观念鱼目混杂的悄然走进我们的学生,猛烈地扣击着学校的大门。当下,许多传统的美德被丢弃,社会风气在滑坡,搀扶老人反被讹,给哭闹的婴幼儿服用安眠药等道德沦丧,良知泯灭的恶性事件频发。这些事件使得素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优势的学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环境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2003年春天,席卷了整个中国,使全体国民陷于一片恐慌中的“非典”,在美国个别州出现的“猴痘”和“西尼罗河”病毒,今年非洲开始爆发的埃博拉疫情……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们生存的环境正面临危机,这种危机的出现,正来自于我们人类自己。接二连三的“病毒”风过后,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都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今后我们将怎样做?

三、环境道德“无意识——意识——行为”全新过程的培养需要两个步骤。

(一)环境道德“无意识——意识”的形成是最基本的“唤醒”的教育过程。

我们生存的环境出现了危机,我们要努力拯救我们的环境,反思之后,我们该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提高我们的环境道德意识。于是环境道德教育成了当前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1.学校教育为重。走进课堂,我们教师便把这种环境道德的理念,融于所教学科的知识中,使二者协调一致,自如的合为一体,融于一炉,难分彼此。自然的做到,以教育为主线,将德育放在首位。使德育教育像春雨润物般细无声,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并使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得到持久。

环境方面的德育教育既有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的,如上所述的知识点与德育融为一体的教育。也有随机的、于无形中进行的。比如有时看到学生随地吐痰,随处吐口香糖或扔杂物等,我会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的盯视着他,让他觉得羞愧、为难,从而自我觉悟,自我检讨,承认错误。以“自醒”的方式,于默然之中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在这一无形的过程当中,对其他同学也是一个无言的警示。当然,如果老师的这种盯视不起作用的话,单独谈话也不失为最好的方式。再过分者,让他在小范围内丢丢面子也不是行不通的。总之,不管是哪种形式,前提是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通过合理恰当的方式告诉他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有损于他的个人形象,会影响他的今后发展等,使他从切身的利益去考虑而接受老师的批评,从而改掉自身的恶习。

2.社会和家庭教育不容忽视。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学生的活动场所除了学校还有家庭和社会。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都可以在家庭或社会(其活动范围)找到原型。所以家庭中的父母或长辈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认识,改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因为身教重于言教。另外,社会教育也不可忽视。我见过一则报道,新加坡禁售了十年的口香糖刚剛被“解禁”。为什么?因为处理口香糖污迹的技术远比生产难得多。新加坡政府宁可不赚钱也要禁售。看后,我很受启发:政府能不能采取一些有利措施,制止一些不必要事情的发生。或者不要为了一时的“利”蒙蔽了双眼。另一则报道:距离中国很近的日本之所以未发生一例“非典”,是因为日本人从不随地吐痰,而是将其吐在纸上,包裹好,投入垃圾箱内,甚至打喷嚏都用手帕或胳膊掩嘴而为之;稍有感冒咳嗽,马上会主动戴上口罩,避免病菌病毒传染给他人。中国人都能做到吗?我不敢肯定。看了这些宣传报道,我很受触动,我也必将这些再传于我的学生们。相信所有看过、听过这些报道的人都能有所认识,并加以改良。

(二)环境道德“意识——行为”是“觉醒”的德育再提高的过程。

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也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只是一个“无意识——意识”,或者说是意识形成加强的一个过程,却并不是一个人思想品德转化、提高的一个完美的全过程。

1.责任感、正义感的召唤。一次,我带孩子到海边玩,有一个其貌不扬、穿着有点邋遢的妇女坐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这名妇女竟挽起裤脚下海了,她一趟一趟地往返于浅水和垃圾箱之间。原来她在是捡拾水中及滩边的塑料袋等杂物(尽管海边也有环卫工人)。看了这一幕,我很惊诧,也很羞愧。当然,为了教育影响自己的孩子,我们也加入到了捡拾垃圾的行列。虽然我很讨厌那些乱扔垃圾的人,并且我也不乱扔,也不让孩子乱扔垃圾,可我却没能像她那样去和这些不良行为作斗争,自觉地去抵制。

2.自我意识的觉醒。“意识——行为”是意识再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提高既需言传身教,更需自我意识的觉醒。随手捡拾他人丢弃的垃圾,或及时地对这种行为进行批评,都需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正义感和进行抵制的意识和勇气。责任心和正义感需要家庭、学校来培养,需要整个社会来呼吁、召唤。从而完成“意识——行为”第二个教育过程。那么,一个完美的思想品德的提高过程应该是“无意识——意识——行为”的一个全过程。日本全国人民对于垃圾的分类、分时段回收已经完全达到了这一全过程标准。怪不得所有到过日本的人都感慨:真是太干净了!在那里,大街上看不到一个垃圾箱,哪怕在小巷里也见不到一片碎纸、塑料和饮料瓶。可是在我们这里,甚至都经不起大风的考验:飞舞的各色塑料袋和纸片使你无奈得只剩下摇头了。所以,在此,我希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通过教育应加以改正,使自己能够有所意识,也就是环境道德意识渗透于自身的思想意识中。而有了这种意识的人,对于一些不良习惯,除了自己的“不为之”外,还要自觉抵制他人的“为之”,通过这一“辅助”作为,来提升意识形态,提高自身素养,即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提高他人的素养,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

四、环境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

环境道德教育同其他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样,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环境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人们的环境道德素养提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改善了,环境的改善是我们全人类的责任。为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地球,也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千秋万代,我们教育者及全社会都有义务来培养和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从小抓起,尽早教育,并且人人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提高我们的环境道德意识,以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素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