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人论世

2017-09-27刘彦旭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古典诗歌教学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古典诗歌的解读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本文中,笔者认为,古典诗歌教学应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本文从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论入手为“知人论世”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详细阐明何为“知人论世”,分析了实际教学中“知人论世”方法在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古典诗歌 教学 知人论世

中国分类号:I052

一、理论依据

目前,对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有多种主张。一种是继承我国传统词学中常州派张惠言的词学理论。张惠言提出“比兴寄托”,强调词作应该重视内容,从作品本身出发,重视由语言及意象所引发的联想的“兴于微言”的批评方式。一种是继承我国传统词学中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词学理论。王国维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可见王国维主张“知人论世”。

张惠言的词论虽然同西方文论没有理论渊源,但似乎不谋而合。西方现代派诗论就曾大力提倡“泯除作者个性”及作者原意谬论之说,坚决主张诗歌批评以作品本身中所具含的形象、结构及肌理等质素为依据。这种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来说无疑是一当头棒喝。然而,现代派后兴起的现象学派的文学批评则比较注重对作者过去所生活过的时空的追溯和了解,更加重视作者的主体意识。

叶嘉莹认为,那种欲将作者完全抹杀,而单独只对其作品进行讨论的批评方式实在不免有偏狭武断之弊。她认为“无论如何,作者总是作品赖以完成的主要来源和动力,因此对作者的探索与了解,永远应该成为文学批评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二、“知人论世”的内涵

“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最初是由孟子提出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上层统治阶级常常从《诗经》中断章取义来解读《诗经》的内容,只保留那些对自己有用的觀点,这往往曲解了本文本身的意思。孟子有感于此,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可见读一个人的作品,你如果对他的时代并不了解,不知道他为什么成为这样一个人,你怎么能够明白他的作品呢?没有一个人能脱离他生活的时代。

对于“知人论世”的理解,应该分为“知人”和“论世”两部分来分析,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知人”就是研究文章的作者。作为个体独立的"人",我们主要研究文章作者自身的年龄、性格、气质、文学素养、作品风格、审美取向等;作为群体一员的"人",我们主要研究作者的家庭、朋友、职业、仕途等。“论世”就是把作者、作品放到其得以产生的社会、时代、事件等周遭世态中去考察。我们弄清了作家生存的周遭世态,才能理解作品与作品所产生的时代的关系。这里的“世”,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笔者认为“世”更多的在于作者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所存在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涵了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阶级状况,风俗习惯等。

“知人”和“论世”又是有联系的,不可以把二者过度分离。清代学者章学诚曾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速论其文也。”可见,前人就已经认识到二者之间的深刻联系。诗歌不仅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制约,还要受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因此,诗歌鉴赏不能脱离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单独进行。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作者都有着不同的情怀,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不免夹杂着对这些外在因素的反映。只有将二者联系起来,才能对诗人的作品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就《醉花阴》《声声慢》这两首词而言,介绍作者李清照的生活经历、人生际遇及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也就是在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李清照,一个令宋代词坛流光溢彩的女词人。以宋室南迁为界,她的人生经历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特殊的经历和时局的变更,使她前后期的词风迥然不同。《醉花阴》属李清照前期词作。丈夫在外宦游,孤单一人的词人咏叹“永昼”的百无聊赖、“半夜”的凄清寒冷、“黄昏后”的愁不自胜。时间的推移,并没有使孤寂、空虚的心绪得以排遣,反而催生出相思无解的闲愁,恨不能见的离愁。虽然这首词我们感受到了词人浓浓的愁绪,但这种思夫的愁绪似乎于李清照而言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同样写愁思,而她南渡后的一首晚年之作《声声慢》,则以厚重、无奈的悲痛、哀伤为词调。联系此时词人的境遇,可知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后的政治残变和夫死、身孤的生活遭遇的多重重压下,其内心世界是极度痛苦的。《声声慢》中流露的尽是词人身在异乡的怅惘、只身过活的孤苦、残年体衰的感伤。因为创作背景、生活状况的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这些“人”与“世”的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感诗人之所感、思诗人之所思,让学生理解“言为心声”的同时,又让学生理解“知人论世”对欣赏诗歌的重要作用。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便可在自主阅读时,充分利用背景资料克服阅读中的障碍,通过知其人,论其世,实现与诗人的倾心交流。

三、“知人论世”的运用不当

毋庸置疑,“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古文解读和古诗词鉴赏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方法探索的不成熟等原因,“知人论世”法在古诗词鉴赏中还存在着一些运用不当的地方。

1.背景资料被定式化

无论是从过去笔者所受的教育还是实际的教学案例中,都不难发现常见的背景教学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介绍背景,甚至句式都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呈现背景性知识,就难免陷入一种机械的,定式的套路。把背景资料放在课首是教学中的常态。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对诗歌的鉴赏变成了对写作背景的印证,这种定式化的诗歌鉴赏课变的枯燥乏味,且效果并不明显。

实际上,背景资料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从时机上看,背景资料的使用没有固定时限,它应该随着文本解读的需要,相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适时性不但为背景资料遮上一件神秘的面纱,保藏了一定的未知性,而且还能在关键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文本的印象以达到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endprint

例如《醉花阴》一词,关于这首词相传有一个小故事,据说李清照作完这首词寄给了他的丈夫赵明诚,以表示对他的思念,明诚看到这首词之后赞叹不已同时也自愧不如,于是闭门谢客,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醉花阴》,将李清照的这首夹杂其中交给他的朋友陆德夫请他为之评价。陆德夫看完之后道:“只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很多教师都喜欢将这个故事作为课前的导语,以为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实际上,一节课当中,学生的有效听课时间是有限的,即使将这个故事放在开头,可能学生的注意力也只会持续20分钟左右,之后就将这个故事忘在脑后了。如果将这个故事放在讲“莫道不消魂……”之前讲,效果会更佳。因为,“莫道不消魂……”是这首词的最后三句,也是最关键的三句。学生在这个时候已经产生倦怠情绪,如果教师在这时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再去分析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这样学生对这三句可能印象会更加深刻,或是终身难忘。

2.背景资料喧宾夺主

从“量”的要求出发,整合诗歌教学背景资料时要拿捏好内容在用量上的分寸,把握好呈现于课堂教学的内容的尺度,不能太多,太过,否则会令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所以,语文教师在调用背景资料时,要对选取的内容把好质量关。既要用心剪辑出适合引入文本的背景资料,同时须精心掌控背景资料的出场频率。既要做到质上有保证,又要做到量上有节制。这样的背景资料才能起到为文本服务的目的,而不会扰乱课堂节奏。量的多少,取决于文本解读的需要。适可而止,不求过全、过细。反之,则会喧宾夺主,偏离教学目标,把一节诗歌鉴赏课,上成“背景”专题课。

3.过分“追本溯源”,削减诗歌的意蕴

一些优秀的诗词作品极富艺术概括力,包涵丰富的思想精神。如果过于追本溯源,将诗词中的语句对应涉及到的人和事都绝对性地概括出来,势必造成诗词意蕴的狭隘化。例如柳永的《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途经杭州所作。当时柳永想要拜见他的朋友太守孙何,然而孙何家门禁森严,并不是他一介布衣可以随意进入的。但是柳永打听到孙何经常会请一些歌妓到家里唱曲子,于是柳永写下这首词交给歌妓让他们唱给孙何听,孙何听了问作词者何人,歌妓回答是柳耆卿。按照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来讲,这首词实属投赠之作。可是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却是因为对杭州绝胜美景和繁华市井的描写,所以如果局限于写作目的来讲这首词,则将这首词的韵味大打折扣。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视野融合”的概念,并且认为诠释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视野”的观念。而这个“视野”应该是包括本文的视野(历史视野)和读者的视野(个人视野)。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知人论世”。“历史视野”是作者当初创作时所处的环境,理论术语叫做“语境”。读者必须对作者那个历史的“语境”有所了解,才能对作品做出比较正确的诠释。“个人视野”是读者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背景环境。比如,你的思想倾向、生活经验、身世经历、生长环境、文化修养、直觉感受能力,甚至你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在阅读一篇作品的时候,每个读者的“诠释环境”都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个人背景去阅读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产生与别人不同的诠释。而且诗歌作品内涵往往具有模糊性,多义性。所以应该允许背景资料与文本之间存在非一致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解读。

李商隐的《锦瑟》历来以难解著称。说它是悼亡之作,合情合理;说它是咏物之作,亦能说通;说它是自伤身世之作,也未尝不可。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诗歌作品的文体特点决定了读者眼中“哈姆莱特”具有多面性。然而即使学生可以自由联想,但学生眼中一定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其他。说到底,学生自己建构的“哈姆莱特”还需要由背景资料提供根据,不可凭空捏造。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词学新诠[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2]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

[3]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

[4]张涛.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背景资料的整合与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5.

[5]叶嘉莹.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J].天津大學学报,2004(6).

作者简介:刘彦旭(1991年4月),女(汉族)黑龙江省,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古典诗歌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