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7-09-27何丽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小学方法数学

何丽香

【摘要】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教学,推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提高教学的成效即为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教学是科学的方法,注重的是兴趣教学,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纷纷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

【关键词】教育;数学;小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新课程要求之下,小学数学教学需在模式与内容上进行积极的改进,将传统模式中的弊端摒除,减轻学生的负担,实施有效教学。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展开讨论。

1.精心准备

明确目标。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对教师用书、教材认真全面的阅读,熟悉教材编写特点、教学的三维目标,以对学生实际的充分了解为基础进行目标的设定,使其贴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应避免目标设定过低或过高,避免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影响,最佳设定方向为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1]。以《5的乘法口诀》课前准备为例,在教学目标方面主要设定为以下几点:①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对每句口诀的含义都能够理解;②能够将乘法口诀熟读记忆,在计算中能够将口诀熟练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乘法口诀过程的编制,将新的知识点以类推的方式进行传授,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进行培养与加强。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收获探索数学知识的快乐,使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此外,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是课前准备需兼顾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设计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也要对学生怎么进行课堂学习进行设计,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因此,在设计时教师应从全局考虑,明确在课堂中需展开几个学生活动,而活动要如何设计;教师需给予怎样的引导,如何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对教学活动开展时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见性的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2]。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把握,灵活的应用,优化教学的氛围,使之成为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生动有效型教学。以对教材的认真钻研为基础,创造性的将教材活用于教学,适当的做补充与改进,通过再创造与再加工紧扣实际,进行有效性教学。

2.有效组织

有效的组织有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为教学的成效提供保障,没有有效的组织必会使教学的活力与有序减少。小学数学课的有效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好的开头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对其兴趣与动机进行激发,刺激其思维[3]。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没有很好的组织开头,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一些教师以幻灯片展示的方式作为开头,幻灯片主题为校园生活,内容也是围绕校园环境展开,通过让学生观察来讲引入新的课程内容,但图片指向性不强,且学生的观察结果五花八门,有的学生看花草,有的学生看人,多是指出与课文导入无关的事物,不但浪费了不少时间,对教师的精力也是一种耗费。在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利用情境的创建激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并做数学模型的建立,在解决问题之外进行再创造。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利用分月饼引入教学正题后,可让学生进行折纸活動,从而通过自身体验去理解1/2的内含。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圆形、正方形等各种图形的纸片,在课堂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并以折叠的方式将手中图形的1/2表现出来。再完成折叠后让学生说一说方法,并提问其这么折叠的原因,学生在动手后均有一个认识,即将图形平均分开,其中一份则为1/2。通过有效的组织活动,让学生以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并鼓励其做个性化的表达,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最终促成了关于1/2抽象概念的形成,获得了数学建模的经验。

3.知识的有效应用

现实生活是知识的来源,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与生活偏离的问题,理性成分过重,学生所学主要是对现有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而不是积极的应用于生活之中。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的解题也只是按套路进行,运用所学按步骤进行计算,而不去考虑背后的原因和作用,对于其灵活应用于生活十分不利,而将数学知识积极应用于生活才能突出数学学习的价值。以利息知识的学习为例,教师可将学生的压岁钱作为例子,假设每年都将压岁钱存起来,那么存到小学毕业的时候能有多少存款呢,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以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并帮助其形成一定的金钱观念。

4.有效讨论

在新课程中,小组讨论的形式被积极的倡导,这是因为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有助于将学生个体间的隔阂消除,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之下发生碰撞,有助双方的互相进步。疑问是思维的起步,在质疑中,教师能够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在疑点处引发学生讨论,在不同思维的摩擦与碰撞之下得到新的方向,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通过讨论与思考一步一步的接近答案,最终解开谜题,学生也得到了提高[4]。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以实物进行相关概念的讲解后,教师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列出一组算式,所有算式均有余数,让学生观察其异同,学生逐渐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展开讨论,从而强化其余数与除数关系的认识。

有效性教学包含的内容很多,在此不能一一详列,但教学是否有效教师是关键,教师教学水平、基本素质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只有不断进行观念与方式的更新,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蒲艳.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研究[J].科学导报,2015(02):20.

[2]张卫霞.例谈小学数学课堂追问时机的把握[J].小学教学参考,2015(23):60.

[3]陈秉伟.再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12):175.

[4]吴婉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2):91-9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方法数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