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人实践知识的积累与构建

2017-09-27孙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个球思想品德情感

孙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59-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依据《课标》的要求,我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时时对数学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反思。下面我就将我的一点浅显认识归结如下:

一、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他一般伴随认识活动出现,并且与活动交织在一起。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这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前提的。把教学过程建立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的基础上,突出非智力因素的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保证智力活动顺利完成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把喜爱、关怀、鼓励等微妙地传输给学生,而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输入的积极的情感信息,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好感、信赖和喜爱,自尊心、自信心和热情油然而生,而教师接受这些美好的反馈后,也使教师自身的“蕴含期待”再次受到强化,无意中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指导。这种师生间的情感双向反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其智力发展。

1.善于情感的激发。教学效果与学习愉悦情绪成正比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一个带有诱导性的问题情境,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我先让学生思考下面的一些问题:1个9是____(比10少____);2个9是____(比20少____);3个9是____(比30少____)……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从口诀的特征去发现规律,从而很快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以后,又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和都是9(如:三九二十七,二和七合起来是九);和单数相乘积是单数,和双数相乘积是双数。在这节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当,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思维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善于情感的迁移。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爱的主渠道,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信息。即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差错,也不要简单的批评与指责,而是给学生耐心的引导与点拨,热情的鼓励和帮助。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启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与情感上的满足。

教师的爱还表现在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上,并且具有较高的教育艺术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爱的情感恰倒好处地传递给学生,增强教育的魅力。博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3.善于情感的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希望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胜利者。因此,教师的教学就在于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的潜在力量,使他们认识到知识在自己手中变成了力量,从而激发和增强了学习情感。

当然情感的培养也需因材施教,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消除他们他们的“恐惧感”。课内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简单练习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答,通过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于学生优异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排除“自傲感”,在“引”上下功夫,引导他们到数学海洋中去遨游,让他们看到数学天地的无限宽广。

二、教学过程是学生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过程

所谓特殊的实践活动,是说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和一般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实践的目的看,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不同于一般人类实践活动以改造客观实践为目的。从实践过程看,学生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需要借助教师的中介作用才能更好的完成,它既是一个有外向内传导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内向外主动作用的过程。从实践方式看,它是以动手操作、试验、练习作业等为基本方式。因此,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掌握,并进而形成能力,教师应做到:

1.能突出新知识特点的直观材料。例如,“余数”概念的建立,首先让学生分别用8根、9根、10根、11根、12根、13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每摆一次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同时写出剩下的小棒数。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的产生及其含义;再通过与除数比一比,得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从而使学生形成准确清晰的余数概念。

又如,面积这个二维空间概念第一次进入四年级学生的认知领域,为使学生深刻理解面积的定义,除了可让学生比较黑板面和课桌面的大小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再去比较课本与练习本的封面大小,并且兼用手掌平抚,在安排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学生就会积聚起充分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概括:“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学生就会明确无误。

2.借助直观手段反映思维过程。例如,我在“9+2”的教学时,采用了课件。新授课一开始,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小朋友走过来,把盒外的2个球中的1个踢进能装10个球而实际只装了9个球的盒子里。这时,盒子里正好装满了10个球,接着盒子外面的1个球闪动,显示了先凑十,再用这个10与盒外的一个球相加的思维过程。

三、教学过程也是品德教育的过程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就是教学过程中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学习过程不仅有认识的因素,还有性格、情感、意志及行为习惯的作用,所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教学要培养完整的认知结构,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贯穿德育过程,这是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

在教学中必须依据课标有关思想品德的要求,综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挖掘设置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点,联系能反映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数据和材料,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结合教学内容,有机贴切地渗透联系、转化、对立、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使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得到技能训练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教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节内容时,可挖掘和设置4个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1.抓住例題中的粮食亩产量的增长对比,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教育。2.运用百以内数减法法则引导知识迁移,在新知识形成过程中初步渗透事物互相联系,不断发展的观点。3.结合万以内退位减法法则的抽象概念概括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4.通过退位减法用进位加法验算的应用题,答的书写,培养思维严谨、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当然,把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认知活动的交流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综合体现,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粗浅认识。我将继续在教学第一线不断探索思考,积累充实。以求在课改的契机里,有更多收获。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球思想品德情感
接住10个球
选择
情感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台上
取球游戏妙招
我的取胜策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让三角形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