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7-09-27田逢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初中语文问题

田逢成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观念和策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而使得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重视。但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时间不长,教师经验不足,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问题 解决方法

【分类号】G633.3

近几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从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中脱离了出来。教师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放在了首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些转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初见成效。然而,经过分析大量的教学案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过度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教师过度讲解的现象。新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过度讲解,不仅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会问学生“为什么父亲走的时候,给我买的橘子,而不是西瓜、苹果?”教师的本意是通过对“橘子”深刻意义的阐发,解释文学作品中的意向。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橘子”代表离别的意思。但我们单从“橘子”出发是理解不出橘子的“离别”意向的。在学生看来,当时,由于季节或地域的差异,只可能有橘子,不可能有其他水果。学生由于感受不到“橘子”的离别意向。所以,学生会觉得语文课很难,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2.教师自身语文知识素养不够。现在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把教学设计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如精美的PPT制作、视频剪辑、诗朗诵等方式。这些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文化的渗透。很多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诵一遍课文,然后,将课文内容去掉标点让学生朗读,再改成繁体字或打成竖排让学生朗读。这种做法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障碍,同时也掌握了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习,类似于文言文的句读规律、书写原则和繁体字的演变规律。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既学习了古文知识又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有的教师由于文学或语言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不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犯一些知识性的错误:现在的简化字“发”在古代对应不同的简体字,做毛发的意义讲时在古代写为“髪”字;做发财的意义讲时在古代写为“發”字,还有现在的“云”字,在古代表示说话的“云”;而古代表示天气的“云”则写作“雲”。由于语文教师知识素养不高导致这些错误的出现。初中时期,是青少年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知识获得的关键时期,教师传播错误的知识,将会对初中生产生错误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对自己不知道的问题采用忽视不答或无依据地解答的现象。语文虽然不同于数学,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有关语文的基础知识,教师应了解并掌握。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应实事求是,不应凭自己的理解做出答案,可以将学生的问题记下来,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为学生解答。

3.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虽然经过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但考试成绩仍然是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无法立竿见影,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受到限制。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一部分老师认为应该把平时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对于老师而言,教师在评职称时,不应仅仅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或“作秀式”的公开课进行评定,而更应以课堂教学为本。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太强,对语文学习缺乏重视。在很多学生的观念里,语文课学与不学作用不大。平时从不看语文课本或相关知识内容。只是到了临考试的时候,背一背常考诗句或作文素材。学生认为就算平时认真学习,语文成绩也提高不了多少。相比于数学,语文课在学生心里的重视程度先对较低。这种语文学习无用论,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平时应转变学生的这一观念。多向学生介绍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语文对于世界观的形成、思维方式的塑造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可能显现不出来,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

2.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较差。尽管教师在课堂中想尽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学生常常由于对学科不感兴趣,对老师的提问漠不关心。教师应在充分研究学生心理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改进

1.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参照教参的内容讲解。教参里的内容确实体现着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禁锢在特定的环境中,不利于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充分研读教材,从课文内容出发,激发学生与生活相关的真实体验,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才能体验到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2.开展多种与语文有关的课外体验活动。初中语文教学不应局限在教室中。语文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的内省,而不是外在的灌输。需要学生的切身感受,而不是死记硬背。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语文知识或文学作品的机会。如:学校举办与语文有关的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短剧大赛、辩论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会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改进

改进课堂教学中以结果为重的单一评价方式。把教学评价放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如:学生的参与度,与老师、同学间的互动,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师首先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增强自己的语文素养。对于讲课内容,从细微处入手不断精心打磨。还要给学生最大化的學习自主权,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参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多种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学习语文课的重要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初中语文问题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