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研究

2017-09-27张玉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生参与小学数学教学

张玉莲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好其他理科科目的基础,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是摆在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是其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情感参与状态等。本文将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现状分析来找到解决学生参与课堂的具体对策,并最终给出笔者个人的总结性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参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1.学生参与的概述

在对学生参与概念的界定方面,不同的教育者给出了不同的含义,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概念。美国学者认为,学生参与是学生主动个体化的课程经验;另外的学者则认为学生参与是以学生行为参与为载体而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主要涉及到认知、行为和情感等三个方面。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只有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及时完成家庭作业才能够保持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升。一般来说,学生的参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受到学生个体方面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受到社会、家庭和教师方面的影响。作为小学生而言,身心各方面还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参与方面受教师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重点探讨。

2.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原因

2.1深受传统式师生关系的影响

传统式的师生关系将师生之间处于一种较为紧张的氛围之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学生则是被动的学习者。教师对课堂教学具有绝对的控制权,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意识。即使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生由于其本身知识的缺乏很少能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教师在绝对的引导,上课跟着教师的脚步听课,下课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等。如果师生之间能够建立一种较为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不是会更加热爱数学课堂,然后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2.2受数学教师本身个人魅力的影响

小学生尚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数学教师的性格和个人魅力都会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研究表现:一个较为温和、亲切而又幽默的数学教师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数学教师在对待学生问题上能够表现得更加宽容大度,对学生更加呵护关心则会引起更多小学生的喜爱。一般而言,小学生都是因为先喜欢上任课教师才会对其所任教的学科课程感兴趣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魅力值,对待学生要亲切和蔼,以便缓解小学数学课堂的轻松活跃气氛。

2.3受到数学学科性质的影响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练习才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而小学生又大多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耐性,因此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科上都感觉到困难,甚至枯燥乏味,没有兴趣等。

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建议

3.1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要摆脱传统式教学观念的束缚,构建其民主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使小学生愿意与自己亲近;其次,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争取做到教学相长;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构建起轻松愉悦的氛围,始终保持一个与学生积极交流的热情,在生活和学习上主动帮助学生。教师给于学生的关心和尊重能够使得学生放心的信赖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心境。相信一定时间之后,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较好的改善,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热情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3.2学生要提前预习课本

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预习课本能够较好的熟悉数学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根据预习时的困惑来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当小学数学老师要对货币这一知识进行讲解时,学生可以先对课本知识进行预习,可以叫家长分别拿出一张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进行认识。家长也可以带小孩先去使用这些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货币的交换和换算,当在数学课堂上讲解到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就已经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些数学知识了,当然也会乐意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了。

3.3教学方法多元化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较为抽象复杂,学生处于认知初期还很难理解,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又难以集中,因此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授课时,需要变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量的计算”这一知识点时,小学生也许很难理解“克、千克和吨的概念”,这个时候的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教具供学生自主探究,分别准备以克为单位的鸡蛋和以千克为单位的大米作为教具,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掂一掂、称一称,感受一下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规则。在学习时间的计算时,可以让学生准备好手表观察秒针、分针和时针的变化,并了解三者之间的运算法则。笔者相信,通过这样的直观性教学,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将能明显提升。

3.4使学生参与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行为目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往往注重学生的知识目标,在行为和情感目标的达成上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使学生参与真正落到实处,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就必须加强学生行为目标的训练,将学生参与融入到每一节课的行为目标中。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行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这种学生参与性行为的训练,逐步形成一种以体现学生学习数学内在动力为基础的学习行为,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4.结语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使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翻转课堂运动,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也意识到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从传统式的讲到引导学生参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是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依据外部的现实教学环境来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在参与中获取数学知识。笔者相信,通过这种努力,小学生的数学基础一定能够更加扎实,为以后理科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海明.关于提高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14-15

[2]王秀艳.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學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06):26-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参与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