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2017-09-27同格拉格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性创造性教学活动

同格拉格

中国分类号:H0

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鼓励和启发幼儿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说”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体现出 “创造性”,在启发幼儿思维时要激活幼儿的创造力。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氛围中才能进行。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只有在课堂上创设自由而安全的氛围,幼儿五彩缤纷的思维世界才会展现在我们眼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幼儿语言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在幼儿语言教学实践中,教师本身的语言素质成为发展幼儿语言教学和创新性思维的瓶颈,也就是说,我们教师本身的语言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不过关,影响了幼儿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片面地注重“模仿”教学,不知道“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生动的语言教学在教师的操作下成为一种机械的复述活动,表演活动中也要求幼儿按给定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从而严重阻碍和抹杀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别幼儿表演的動作违反原文内容则会受到老师的指正,这种被动授受式、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显然严重阻碍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语言教育中教法单一、目标混乱。要么教法单一重复,时间长了导致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降低,越来越不喜欢参与和学习思考,教学中重认知方面的要求,体验和感知经验少,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忽略了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多种方法齐上阵,表面热闹气氛浓烈,课堂结束后孩子难分主次重点,最终效果甚微。

二、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

培育创新性思维,应当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实践表明,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具有不同的作用。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恰恰在于忽视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成人总是以自己的视角决定幼儿的眼睛,大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总 “善意”地扼杀着幼儿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意识,事实上,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返璞归真的回归到幼儿的角色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学习状态。

教师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就是教育幼儿记忆现有的知识,而非教育幼儿用自己的头脑去创造,殊不知,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孩子成了一个没有思辨的容器,但我们的孩子不是容器,更不是装载知识的死板工具。我们应该克服传统语言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创新语言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对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精心选材,以新颖的语言表演形式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学习的兴趣取决于语言教学材料的选择,有趣的内容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幼儿讲述的欲望。教师选取的内容不仅要被幼儿所熟悉,更要杜绝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材料,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去比较、去选择,从而讲出具有创造性的故事情节。

选取幼儿感兴趣的课堂材料,以新颖的语言表演形式传达出来。比如选择适合幼儿的网络动画短片,通过播放,孩子表演且讲述看过的动画短片,在听说看做的感官互动下,使孩子敢说能说会说,敢于自己去创造去表达,如此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幼儿们在新颖的创造活动中兴趣盎然,心理也得到极大的满足。

(二)精心设计,以科学的方法和形式训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大量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应该采取突破幼儿思维惯性的训练方法和形式。爱迪生说,我们应观察别人在达到成功时采用的新奇的创意,只有这样做,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才能产生独树一帜的创意。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求异性思维,在幼儿时期,智力发展最为迅猛,此时加强训练幼儿的求异思维,能够开阔幼儿的思路。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会经常用续编故事情节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比如在给孩子们讲完豌豆公主这篇童话后,我要求每个孩子续讲故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孩子们语言表达兴趣很高,并且在口语表达中形成互动,碰撞出许多新鲜的创造性思维。孩子们在这节课积极性很高,纷纷提出自己想法,开阔了创编故事的思路,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水平。

(三)做创新型发现型老师,引导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做创新型发现型老师,引导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提高自我教学能力,敢于采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并非不要课前准备了,相反地,由于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的脑力激荡,教师面临的知识性挑战会更多,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做博学多才的老师,才能更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执教的水平,达到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失败的教师扮演灌输的角色,成功的教师则是引导着启发者。一个好的教师始终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以及形象的教具,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以便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描述、感知形象,进而通过自由想象扩展内容。对于幼儿不同的见解,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幼儿,更不能挫伤幼儿的自尊心。一个创新型的教师懂得包容懂得引导,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成为教师眼中的那个孩子。

三、互相弥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全方位思维创新训练

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创新性思维,首先就要突破幼儿的惯性思维,使孩子能自由想象而不受限于某个点线面体。互相弥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全方位思维创新训练,这就需要培养幼儿的聚合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我在教学中常会给孩子们一些描述,让孩子们根据描述口头讨论和回答,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又提高了创造性思维。

而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发散思维训练,拓宽了幼儿的思路,增强了幼儿思维发展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我在教学中常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小蝌蚪找到妈妈后会怎样,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效果很好。

总之,教师要善于在语言教学中发掘教育资源,发展多种方法,立足理论却又不受制于理论,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致力培养幼儿的多说、多想、多思考,致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语言成叶思维成花成长成果,使我们的幼儿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性创造性教学活动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