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挫折教育,促进幼儿自身成长

2017-09-27刘军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探讨幼儿

刘军锋

【摘要】加强挫折教育,切实提升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关键词】挫折教育 ; 幼儿 ;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37-01

挫折教育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的障碍、干扰,并难以克服,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状态。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在进行“挫折教育”,但在幼儿教育中还是少有人问津的。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幼儿形成坚强意志是有益的。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如孩子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炼过程,这样既强化了他的意志又锻炼了他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呢?

1.创设挫折情境,锻炼幼儿意志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境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处理和小朋友间的矛盾;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2.在生活中磨炼。

让幼儿面对现实幼儿在与外界接触、学习时,离不开老师、父母的帮助,切不可把这种帮助理解为代替,否则幼儿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要解决幼儿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面对现实,正视困难。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能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这样,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

3.注重表扬、鼓励,让幼儿在自信中成长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只有内心充满了自信,才能迎难而上。在困难面前,幼儿只有不断地得到鼓励,才能改变受挫意识,获得自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进餐,独自就寝等。当幼儿进步时,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你真棒”“我相信你会做好的”,等等,让他们自信中成长。我们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亲切的抚摸,都能激发幼儿的信心,让他们树立克服挫折勇气和信心。在幼儿没有能完成任务时,也不要训斥,要视具体情况分析,必要时进行启发、引导 ,让他们有信心在下次活动中能完成任务。

4.大胆放手,让幼儿摆脱依赖

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往往都有一定的依赖性,都希望家长、老师能给他们一定的帮助,甚至是代替。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让幼儿学会面对现实,让他们从小意识到只有自己经过尝试、努力才可能成功。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難、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

5.科学设定目标,改变受挫意识

俗话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有部分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存在一种相互攀比的心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拉二胡、吹笛子、画国画,就要求自己的孩子弹钢琴、弹古筝、练书法,结果是给孩子人为地设置了挫折陷阱,而一旦这些目标幼儿没有达成,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抵触情绪。要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家长和教师必须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常遭受挫折,将不利于幼儿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没有挫折是不现实的,挫折过多也会让他们丧失信心,老师、家长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幼儿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幼儿只有不断地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经受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炼,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必然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过,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期最终达到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经受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炼,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必然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过,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期最终达到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房文秀.幼儿挫折浅议[J].幼教论坛,2012.1

[2]盖笑松;王海英.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6期

[3]刘丽英;刘云艳.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年0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探讨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