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交往主动性困难的成因及解决策略探究
2017-09-27李特
李特
[摘要] 内容首先探究了幼儿交往主动性困难的成因,其次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交往关系。
[关键词] 幼儿;交往主动性;成因
B844.1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的下一代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要学会学习、创造和交往。而对孩子来说,要生存的关键环节是必须学会主动交往,这关系到孩子将来能否在社会中立足。然而目前,幼儿交往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缺乏主动性交往,基于此,分析目前幼儿缺乏主动性交往困难的原因,积极探索增强幼儿主动性交往的措施,有利于幼儿教师有效的帮助孩子克服主动性交往存在的困难,促进幼儿健康、积极的交往关系。
1.幼儿交往主动性困难的成因
1.1家庭因素的影响
目前,国内住宅多为单元楼,幼儿的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交往,同时由于目前多数为独生子女,幼儿从小都被多个大人溺爱,总是在成人的包围下和呵护下成长,缺少玩伴,所有幼儿欠缺和别人相处的经验,这必然会对幼儿的主动性交往造成制约和限制。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多数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照看,老人由于怕幼儿受到其他意外因素的影响,通常只让幼儿由长辈陪同玩耍,限制了幼儿和其他同龄人的交往。
1.2.家长教育的影响
家长不科学的教育理念也会对幼儿主动性交往造成一定的限制,目前独生子女居多,部分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会被欺负,会学坏等,采取过多的保护措施,通常是自己陪着孩子玩耍,这就导致幼儿逐渐对大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外出就会逐渐变得胆小,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差,不合群,与同龄人的交往更是显得笨拙。
1.3.缺乏主动交往的意识和技能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到达一个陌生环境后,常常自己玩自己的。有的幼儿存在主动交往的欲望,但是由于掌握的交往技能水平较低,难以和别人进行有效的主动交往,在交往时也不能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由于交往技能水平低,时常会出现和别的幼儿出现矛盾和冲突。有的幼儿在和别人交往时,总是表现的独断、任性,时间长了其他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交往,成为被群体拒绝的人。由此可知,幼儿交往意识和技能的欠缺也是影响主动性交往的重要因素。
1.4.幼儿个性的原因
在幼儿群体中,部分幼儿性格相对内向、文静,在集体生活中即没有被同伴拒絕,但是也没有被同伴接受。这部分幼儿在提出交往需求时,时常会受到其他幼儿的忽略,由于自身缺乏自信心,又没有掌握一定的主动性交往技能,长期下去逐渐变得对交往失去信心,难以和其他幼儿进行沟通协调。
2.增强幼儿主动性交往的解决策略
2.1.为幼儿创设主动交往的环境
《纲要》中明确指出:对幼儿来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要重视环境的教育功能,要给幼儿创设一个既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也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
(1)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
对家长来说,要多带幼儿到人多的公共场合,引导幼儿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以便促进幼儿的主动交往意识;对幼儿教师来说,首先要为幼儿主动交往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师在教学时刻利用多种方式,例如:主题活动、游戏等,为幼儿创造大量的主动交往机会;其次,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主动交往的空间。幼儿园可以通过开设多种游戏区,例如:超市、餐厅、水果店等,为幼儿的主动交往提供更多的内容。幼儿园感兴趣的事情多了,幼儿就会积极主动的产生交流的动机。
(2)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例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家长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幼儿最早与家长进行交往,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交往,家长就必须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首先,家庭成员之间尽量不要吵架,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其次,家长要为幼儿创造主动交往的机会。自己要和孩子进行积极主动的交往,也要带领孩子和其他人进行交往。
幼儿园是幼儿与同伴交流的主要场所,幼儿教师对孩子的主动性交往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幼儿教师要关心幼儿,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其次,教师要正确看待同伴之间的冲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有效解决,避免有而产生畏惧心理。
2.2.教给幼儿主动交往的技巧和方法
幼儿的主动性交往必须有足够的技巧和方法,如果没有足够的技巧,幼儿主动性交往就难以产生。具体来说,可从下述几方面培养幼儿主动交往的技巧:
(1)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打破交往僵局
语言是幼儿进行交往的基本工具,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在幼儿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丰富幼儿的语言,教会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首先,家长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要教会幼儿如何主动和亲人、朋友打招呼;其次,教师在幼儿园里,通过教学过程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帮助丰富幼儿的语言。
(2)主动与别人和睦相处,获得交往体验
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并非朝夕可以培养的,而是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和人不断交往得以发展的。因此,成年人首先要教给幼儿如何能够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告诉幼儿只有尊重他人,同伴才可以愿意和其一起玩耍;其次,成年人要鼓励幼儿自己解决和同伴相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教会幼儿很好的处理问题,还能使其懂得宽容和理解。当幼儿学会和别人友好相处时,就能激发主动交往性。
(3)主动帮助别人,提升主动交往的自信心
被动接受关注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被周围的小朋友忽视,从而对其主动性交往造成一定限制。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利用点滴的教育契机,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帮助其他小朋友,通过对别人的帮助,幼儿能够赢得友谊和快乐,进而提高主动性交往的信心。
3.结束语
总之,幼儿期是人主动交往形成的关键时期,积极主动的交往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也能使幼儿体会到主动性交往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亚云.发展幼儿同伴间交往能力的环境创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2): 84-85.
[2] 谢冬梅.试论幼儿主动性的培养[J].教育导刊, 2011,(6): 32-33.
[3] 黄丽娟.幼儿主动性交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幼儿教学研究, 2010, (1): 37-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