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
2017-09-27张芳
张芳
摘要:优秀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提升了自身的操作能力,才能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论述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改革
· G712;TM76-4
近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出现了许许多多工业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并不理想,使得精英化培养模式在教学初期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效率,需要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能力。
一、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现状
目前,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课程总体结构不合理
根据目前电气专业的现状可知,理论课和必修课占非常大的比例,而当代课程论强调实践性、注重选择性,这就为理论和实践带来了矛盾。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整个课程系统缺乏灵活性。部分学校选修课的开设也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并没有真正适合学生,也没有很好地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理论与实践脱节
中职毕业的学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中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对技术的掌握更快更容易。但是,中职学生也存在着不足,就是文化知识过于薄弱。在中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授课的形式偏向于实际操作,而忽略了理论的教学重要性,使许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导致专业课的学习上举步维艰。电气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英语等专业,而许多底子差的中职学生对此一窍不通,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教育类课程相对较少
在教师的培养计划中,专业课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而教育类的课程则总是容易被忽略。中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本身就与普通教育存在很大差别,教师教育方法并没有突出职业特色,不仅课程单一,而且未设置教育类的课程。这样会导致在将来的工作当中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中职教师教育的特色是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后两者基本体现在实践性上。因此,实践课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实践课的比重却是严重不足,同时也没有在教学实习、动手操作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学生实习时,教师并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学生态度散漫,大多敷衍了事,无法真正学习到实践知识。且近年来扩招政策,使学生动手实践问题更难安排,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的问题也更加严重。
(4)重学术性轻师范性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有许多关于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争论,很多教育者认为如果注重了学术性,就必然会牺牲师范性,二者不可兼得。人们对于学术性的重视以及对师范性的忽视,使中职教师已经无法满足中职学校的教学要求。教师师范性的缺失,不仅影响到了中职学校的名誉,还极大程度地影响到了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很强的负面影响。
2、电气专业课程内容选择上的问题
(1)课程内容的强迫性
学生所学的课程通常都是学校给安排好,学生全盘接受,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特别是像电气专业,专业本身难度系数较大,想让学生完全理解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2)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
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课,学习的内容杂乱无规,陈旧的教材和设备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知识,为以后学生进入职场带来了很多问题。
二、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优化课程总体结构
(1)注重理论与实践同步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比例,在现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同时加入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等学科,加强文理知识的渗透。增大选修课的比例,丰富选修种类,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科目,充分发挥自主性。
(2)增加教育类课程
教育类课程体现了师范的优势和特色,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再增设一些教育类课程及种类,开设多样性教育选修课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3)重视实践课程的实施
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课主要分为专业实践课和教育实践课。专业实践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既能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中职的实践课很少有设计性的实验,多数还是按部就班的验证性实验。要改变这种机械性的学习方式,就要重视实践课程的实施,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采取措施和企业合作,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
(4)协调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
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内容相对复杂且更新速度快、实践性强。因此,教师要协调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不仅要做到“一体化双师”,具备课堂教学能力,还要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真正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2、优化课程内容
(1)自主选择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教师或学校不再主导学生的选择。在学习专业课时,教师要力求精简,按照模块来划分,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具有主动性。
(2)针对性选择
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实质性内容,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内容,更新教材知识,去掉较狭窄的、陈旧的、不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部分,积极吸纳各个学科的最新成果,准确把握发展动态,让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知识,这样才能跟上课改的步伐,跟上时代的步伐。
结束语:
总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正处于不断摸索与创新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素养,理论充分结合实际进行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这个专业的魅力,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为我国培养出了更多高新技术人才。
參考文献:
[1]周建红. 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与改革[J]. 成才之路,2015,20:58.
[2]宋晓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 电子制作,2014,23:196-197.
[3]宋夏. 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