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儿童游戏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017-09-27胡慧睿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

论文摘要: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儿童的身体运动、认知思维、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的影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不同的。在恰当的年龄开始相应的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游戏发展价值 儿童游戏 儿童心理

中国分类号:B844.1

陈鹤琴曾这样说:“小孩子生来好动,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的的身体运动能力,认知思维,社会性发展都是靠手的活动来得到发展,游戏则成为儿童生活当中比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活动之一。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占有重要的教育地位。但是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在不同的时期的侧重点是不同,并不是一成变的。本文对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与幼儿心理关系进行探讨,在梳理游戏发展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作用进行总结,旨在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教育参考。

一、儿童游戏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理论关系

(一)关于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看法与争论

格塞尔的主要观点是 “成熟势力说”。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和学习。他更着重于成熟,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关。 如果成熟等生物因素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那么营养与锻炼等社会环境因素在内的教育因素则为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达到充分和最佳的发展水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新的研究倾向把运动看做是儿童主动学习、探索、理解的而过程。而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肌肉训练“的过程。运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让儿童学会运动和通过运动学习关注运动发展和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的关系。强调运动方式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把发展适宜性作为衡量运动教育质量的目标。游戏作为幼儿自发的积极主动的身体运动形式,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干预提供了适宜的手段。

关于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研究表明,20世纪20-30年代 成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以常模研究为主描述正常儿童动作发生发展的年龄与顺序。 50-60年代,对有困难学习儿童的关注,儿童运动发展研究再度兴起。研究试图寻求运动、直觉与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早期感知-运动训练方案,试图通过运动训练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但是受到了质疑。70年代开始,运动发展研究向理解运动发展的过程,人们试图探索儿童运动发展的规律,例如儿童运动发展模式的研究。儿童的运动发展模式的研究为教育干预提供了依据。关于儿童运动发展模式的研究表明,学前期是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运动发展与游戏发展之间存在着阶段一致性的对应关系,游戏在幼儿运动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影响与干预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至此开始,儿童游戏也就成为了一种教育干预手段。我们可以从之前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可以看出,局部都整体,阶段到过程

(二)游戏发展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观点

受皮亚杰理论的影响,在游戏研究领域,人们习惯用解决问题、创造性、守恒、”去中心化“等概念来说明游戏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近几十年来游戏与幼儿认知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表明,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远不止与联系与补偿,而且具有建构与生成的作用。游戏不仅仅反映儿童的认知发展,而且也成为新的发展提供机会与条件,在婴幼儿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对问题的解决与发散思维能力之间存在着相关,幼儿在游戏教学中用一物代表另一物,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思维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思维、想象等多种心理成分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包含模式或关系的知觉,原有信息的重组与改造,意义的转换操作等因素,这些因素正是人的智力,尤其是创造力的构成要素。邓斯克(Jeffery L Dansk)研究了游戏与创造性的关系:结果发现游戏组的孩子能够说出物体较多的用途。在新颖性与独特性方面的得分也较高。游戏经验使这些孩子在创造性测验中取得了好成绩佩皮洛和罗斯 (Pepper Ross)的研究也发现:发散型游戏组的孩子在解决问题时,灵活性大,成绩好。心理学家西尔瓦.布鲁纳和吉诺瓦的实验表明在游戏组:宣布弃权解决问题的人数少于观察原理组,观察原理组的孩子由于求胜心切,如果没有一下子取得成功他们就会泄气。而游戏组的孩子更有耐心尝试的失败并不使他们泄气,他们更多地从失败中获取教训,尝试新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游戏性降低了孩子对于成功的期望或对失败的担忧和压力,能够使孩子不害怕失败,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强,这是游戏性有助于孩子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

(三)游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对幼儿社会化过程影响最大的是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它会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协作行为的发展,使幼儿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得到强化,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及社会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化就社会和个人而言,是指个人的社会化,即通过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适应社会并吸收社会文化,从一个具有自然属性的生物人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属性、为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的过程。墨森认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他们的文化或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期望的行为的过程。”这包括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自我控制、同伴关系等。无论人们怎样去界定儿童的社会化,都不外乎包括:社会对儿童的影响,儿童对社会影响的接受及形成个人的行为。对幼儿来讲,家庭和幼儿园是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影响其社会化的主要环境。而在这个环境中游戏是幼儿主要的也是基本的活动形式。游戏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已被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所证实。角色游戏提供了机会、场所、榜样,使幼儿的社会化变得自然而有成效。

二、对儿童不同阶段教育的启示

1、关于运动能力发展

兒童处于2-3岁时,身体缺乏节奏与协调性。这个时期的游戏主要以发展身体协调性为主。4-5岁时,这一阶段的运动水平奠定了成年以后的运动发展水平。许多成年人的运动能力之所以薄弱,主要是在这一时期缺乏适当的环境条件而没有使基础运动能力获得相应的发展。6-7岁,个体能够按照任务的要求把各种运动技能整合为协调、熟练有效的恰当的活动。这个时候的活动以有规则的有秩序的游戏为主,比如篮球、足球可作为儿童的主要游戏活动。endprint

2、关于认知思维的发展

根据儿童认知结构的成熟和发展状况,游戏可以帮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来帮助儿童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是知觉更具有概括性。其次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兴趣范围,儿童的思维更加开阔。集体游戏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共性,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儿童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游戏中,竞争性的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发挥更多的个人才能。通过游戏教学 可以使某些本来只作为游戏条件和活动的次要成分 开始有了更富于认识内容的意义,使儿童对游戏中认识内容的兴趣大大超过了他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这就缩小了幼儿园学习和小学学习之间的距离。

3、关于社会性的发展

无论人们怎样去界定儿童的社会化,都不外乎包括:社会对儿童的影响,儿童对社会影响的接受及形成个人的行为。對幼儿来讲,家庭和幼儿园是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影响其社会化的主要环境。而在这个环境中游戏是幼儿主要的也是基本的活动形式。游戏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已被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所证实。角色游戏提供了机会、场所、榜样,使幼儿的社会化变得自然而有成效。从个体发展来看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是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 通过掌握中介工具而不断发展的,低年级的儿童虽然已经跨入了学龄期,但从其社会性的发展来说,仍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早期阶段。儿童参加教学活动的愿望除了有求知的欲望外还有社会归属或团体归属的欲望即期待归属于团体 得到同伴的承认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怀等。

参考文献:

1、 王赟,杨宁. 假装游戏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J]. 学前教育研究. 2010(02)

2、 杨宁. 儿童游戏: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三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J]. 学前教育研究. 2010(11)

3、 张凤,冯晓霞. 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其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J]. 学前教育研究. 2011(04)

4、 洪灵敏.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实验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 2011(06)

5、 丁芳.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8(12)

作者简介:胡慧睿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6年11籍贯:甘肃天水 工作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理论 学历:研究生 职称:无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南南的困惑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的选编原则研究
用马斯洛理论简析《爸爸去哪儿》萌娃的行为
重视儿童心理特点,完善小学音乐教学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儿童心理与“绿色”儿童玩具的设计研究
浅谈引进版绘本图书编辑应注意的问题
顺势应对生活中的德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