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分析和创新探究
2017-09-27杨哲
杨哲
摘 要:当今世界正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对美的追求越老越高。进而对艺术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既要符合最基本的审美需求,又要求耳目一新。我国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开设艺术设计或工业设计相关专业,但课程体系尚不完善,亟待建立健全。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一.当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课程发展现状
在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中等职业院校里,并没有像大学教育一样有完善的工业或艺术设计课程体系。部分课程是给定内容,依照原样完成,部分学校将设计作为一门实验活动课,缺乏将设计理论与实习实训完美衔接的体制。甚至把设计类课程依附于机械、工业等其他专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以上情况导致的结果是中职类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强,但其造型审美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偏弱,压缩了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空间。
1.专业课教学方面的现状分析
完成了“工艺美术”向“艺术设计”的转变后,以前的基础课程体系被淘汰,基础绘画课的功用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只注重形、体、色彩、艺术审美向记忆、联想、想象、再创造为目标转变。笔者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基础造型能力和色彩配置审美的掌握和运用就被边缘化了。
中等职业院校里的专业课学时是有限的,且实践操作性强,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课堂上多数采用大屏幕投影,校园网、微视频课堂等其他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较少。还有就是学生感到老师讲课与课下结合不灵活,学生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充分消化吸收。
2.学生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
艺术设计强调的是个性、独创和与众不同,它要求既不能重复他人又不能重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门课程、每一项作业都要创新。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都较强,具有以创新为荣,以重复和模仿为耻的精神。中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能在毕业后就从事高端设计工作的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毕业生要进入技术工人的行列,职业院校培养教学重点本身就在技术操作能力,就是一种个人的施工工艺能力的掌握,而中职类院校在基础实验实训方面的投入较少,设施较为简陋,甚至根本没有实验实训条件。 “自找单位、分散实习”的现象在中职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较为普遍。
二.中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探究
1.艺术设计教育的时代要求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最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仅限在大学教育阶段有较为繁荣的发展,但注重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偏弱。而中职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审美理论能力又相对较差,两相比较各有优劣,难分伯仲。艺术设计教育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就要强化理论、变革思维、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要突出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
2.理论的强化与思维的变革
强化理论是创新创意的基础,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参考各大艺术设计流派的代表作品和指导思想,吸收其精华。掌握最基本的经典设计理论是每一名学生基本要求,是专业的基础,
变革思维是关键,学而不思则罔,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当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成为一种固有模式时,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动的被已学知识主导,丧失创作上的独创性,技法的重复性和电脑操作的重复性也掩盖了思维能力的不足。因此我们在重视理论基础的同时,主要不要被其束缚,需要更加强调思维,思维的训练重点在两点“放”和“收”。开放性、不收约束的思维方式,在传统的工艺美术思维模式下打开口子,将自身开放的思维放进来,融合互补最终成型与实践接轨。有位艺术家说设计就是比实际高0.5,既要脚踏實地,又要超越现实易于理解,将创新与实际要求结合创作出来的设计才是优秀的设计作品。
3.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怎样教”的问题,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艺术设计教育而言,其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性质和特征,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有所不同,而不是对一般专业课教学模式的照搬照抄。所以,教师应该对当下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主动的学习和借鉴,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比如,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中,所采用的都是讲述法,即教师讲学生听,看似是一个有条不紊的过程,其实效率十分低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视为了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无从谈起,所以应该对这种教学法进行变革。以对话式教学法为例,这是一种在国外受到普遍好评的教学方法,其主张在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内,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十分适用于艺术设计教学的。
4.计算机软件和网络信息化平台的运用
在简单和易于操作的前提下,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使用使设计变得更加多彩,为设计师奇思妙想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计算机辅助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设计水平,踏实的知识积累,夯实理论基础,熟练运用操作软件是通向艺术成果的桥梁。
还要在校园网上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譬如网络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资源信息平台,提供学生进行课时预习、复习和自测时的自教式平台。信息化平台搭建的基础是在课本知识有条理的整理和重难点的研讨讲解,学生在学到知识和知识的应用的同时,可将课堂上的问题转化为实际性的问题,深化知识点。在教学中采用信息化平台搭建的网络式、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能实现课外与课堂式的全面结合式学习,这加速了信息化在专业教学领域的应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时代和社会都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而作为艺术设计教育来说,也应该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方能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所以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中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给更多的教师以启示和借鉴,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林杰.在中职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郑兴我.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陈华.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