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尔·波德莱尔研究述略

2017-09-26任江维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波德莱尔现代性诗歌

任江维

【摘要】波德莱尔是外国文学研究的热点。三十多年来,关于其人其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学思想、作品综论、文本赏鉴、比较研究等领域。通过对波德莱尔研究的梳理总结,可把握研究方向和动态,总结研究成果,发现研究短板。

【关键词】波德莱尔研究综述法国文学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学珍玩》等。国外,普鲁斯特、本雅明、雅各布森、列维—斯特劳斯对波德莱尔均有研究专著或论文。国内,关于波德莱尔的研究是外国文学研究的热点,来自互联网文献资料数据库检索显示:自1979年,有关波德莱尔的各类专题研究文献逾300篇。从文献分布类别看,其中期刊文献222篇,博硕论文37篇,会议及报纸文献10余篇等。从研究内容看,涉及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作品文本、中西比较、解读赏析等。现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研究

关于波德莱尔(以下简称波)美学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性、应和论、审丑论等方面。“应和”之说明确提出见之于波《论一八五五年世界博览会美术部分》:他的手指痉挛,被笔弄成瘫痪,再也不能灵活地奔跑在应和的广阔键盘上了。[1]郭宏安以为,波的应和论的来源是瑞典斯威登堡神秘主义、德国霍夫曼应和论、法国傅里叶相似论,集中体现在作为“象征派的宪章”——《应和》诗当中[2]。刘波采用法国批评家的方法论,从横向和纵向两维分析了巴尔扎克、埃斯基若(Esquiros)、爱伦·坡等人及其思想、观点、作品与应和论产生的关系,以及应和论对其文学创作和评论产生的影响[3]。周颂喜的研究以为,波的感应(应和)论包括了三种应和关系,即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人与各种感觉之间,人与上帝、人间与天堂之间[4]。基于艾略特的波是“所有国度中现代诗人最伟大的原型”的观点,龚觅研究了波的審美现代性问题,以为欲望主题是理解波作为“美学上的现代派”的关键,现代人的精神悲剧改变了生存和写作意义,波借助诗歌和散文创作实现了深渊中的救赎[5]。朱玉兰在其硕士论文中专题阐述了波审美现代性的主要表现,即本真个体性、瞬时碎片性、审丑独特性等,结合《给一位过路的女子》《浪漫派的夕阳》《现代生活的画家》等诗、文、论进行了文本分析[6]。钟丽茜与龚觅、朱玉兰等也特别留意了波诗中的“现代性意义危机”和“救赎”,认为波的诗具有强烈的现代特色,表现出意义危机和精神危机,将古典美引入诗歌,弥合震惊体验和心理裂痕,达到诗歌意境的完满[7]。郗戈、刘晓男、肖伟胜、刘略昌、殷曼楟等的研究成果观照了波的审美现代性问题。陈君的学位论文综合分析了波在美恶论、应和论、现代性论等方面观点,认为波开拓了富有强度感的现代审美经验,代表了其艺术理想,即具有现代性精神的、富有隐喻和暗示的、纯粹的、最高的美的艺术[8]。

波德莱尔其人其作综论

程抱一对波德莱尔其人其作尤为推崇,以为应透过波的“荒唐放荡行为”看到“态度严肃、眼光深远的艺术家”,且“超越了前代与同代的诗人”,同时基于《忧烦》《静思》《老妇》《死亡》《腐尸》等诗枚举厘析和叙述波的人生遭际,多用如“宁静的境界”“精神超越”“具有灵魂”“真爱”“至美”“真生”等语词,欣赏赞美溢于言表[9]。廖星桥将波与雨果对比研究,以为波是“出类拔萃者”“不畏强雄的竞争者”“聪明的竞争者”,其作品“精雕细凿,尖锐深刻”“重点突出”,是“小巧玲珑的工艺品”“炉火纯青的钢刀”,是“小协奏曲”“小提琴独奏”[10]。王林遴选和赏析了波的多篇诗作,指出波之所以成为“贱民歌手”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幸的命运,赞同阿拉贡、列维克、戈蒂耶、高尔基等人的评价[11]。连钢的来自《波德莱尔诗选》的译文,从“青年时代”“一次美好的旅行”“文学创作”“最后的生涯”等四个方面译介了其人其文梗概[12]。刘颖的研究成果则以“新”为关键词,介绍了波的人生,分析和得出对《恶之花》的结论,即创作方法新、结构新和内容新,从而成为世界诗歌宝库中“无以伦比”“令人战栗”的“艺术珍品”[13]。李凌鸿以波的诗歌文本为佐证,以其人生阅历为注脚,通过对“爱情原型”“感官追求”“精神之恋”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以为“《恶之花》是波精神恋曲的变奏”,体现了诗人的抑郁与理想、反叛与追求[14]。

波德莱尔诗歌解读赏析

波的散文、诗歌、著作等得到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王光明专题赏析了散文《暮色》《情妇的画像》[15]。《恶之花》成为研究的焦点。郑克鲁解读了《忧郁之四》,认为其“写得最成功”“颇有特色”,象征手法、意象选择、写丑、通感等方面的创新“划时代”[16]。有研究者以浓郁的欣赏情愫,饱蘸诗意地置身其中,极度个人化地解读了《恶之花》的艺术特质,具有“自渎之美”,又有英雄气、恶魔气、贵族气,读罢“血脉偾张”[17]。上官燕以诗歌《人群》为样本,着重考察了其都市抒情诗,解析提取了其中的现代性体验、敏感意识等内核,具有诗意的神秘美[18]。宋军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告读者》诗中的对应关系,解读了其中蕴藏的失落感与坠落感、痛苦与无聊、诱惑与吸引等复杂感知[19]。王敏通过对《致一位过路女子为例》的研读,指出诗人独到的女性意识,特别强调了女性善与恶、美与丑的两重“矛盾性”[20]。胡曼莉从译介学的角度,立足对《腐尸》原诗和不同译本的分析,指出其体现了“恶中之美”的观念,具有“现实诗的启示意义”,相较而言倾向郭宏安的译文[21]。《时钟》《黄昏》《港口》等篇目也得到了研究者的一定关注。

跨越时空的比较研究

近年来,比较成为关乎波德莱尔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且比较对象、比较领域、比较内容丰富多彩。张缵等将其与美国诗人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比较,认为其遭遇相似、诗风相近,叛逆个性、真情为美、现代主义等方面有共同之处[22]。刘源在其学位论文中将其与九叶诗人——陈敬容比较,认为陈之都市题材诗歌创作、意象选择、抒情基调、象征手法多受波影响,但有自己借鉴吸收消化之取舍[23]。李丹等将波与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たにざきじゅんいちろう)比较,以为两者皆有“颓废着色的人生教诲”和“殊途同归的审丑视角”,故而同意“官能世界的丑塑造观念世界的美”[24]。向天渊研究了波与李金发诗歌死亡主题差异,主要存在于所用意象、描绘侧重、诗歌意义方面,认为厘清异同有助于“对象征主义诗歌作出恰当的价值判断”[25]。文雅将其与闻一多比较,通过分析两者诗歌功用说、审美视角、诗艺贡献等,提出闻一多对波有契合与传承的内在关联[26]。李永毅将其与T.S.艾略特比较,认为两者诗歌“整体的精神气质”明显相通,诗学观念方面均有艺术自治、反唯美、抑制个性、扩大题材的表达和实践,但风格迥异、气质悬殊[27]。另外,还有学者将其与老子、荀子、庄子、陶渊明、李贺、鲁迅、戴望舒、艾青、卞之琳以及爱伦·坡、萨特、福柯、霍夫曼等比较研究,发现了他们阅历、思想、创作等方面的异同。endprint

除上述之外,关于波德莱尔在中国的影响也得到了学者的充分关注,研究成果日趋丰富。殷峻研究了波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影响[28]。郭绍华梳理了1919—2000年间波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历程[29]。刘波、尹丽基于对史料文献的钩沉厘析,研究了波的汉译历程[30]。杨玉平重点关注和研究了波对“前朦胧诗”诗人,特别是对食指、芒克、根子、多多、北岛等的影响[31]。

参考文献:

[1]夏尔·波德莱尔:《美学珍玩》,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郭宏安:《波德莱尔的应和论及其他》,《法国研究》1983年第1期,第68-77页。

[3]刘波:《波德莱尔“应和”思想的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22-27页。

[4]周颂喜:《波德莱尔,一个转变的历史过程——关于波德莱尔文艺观的矛盾与他的历史评价》,《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2期,第74-81页。

[5]龚觅:《深渊中的救赎——论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波德莱尔》,《国外文学》2000年第2期,第82-90页。

[6]朱玉兰:《日常生活的审美现代性救赎——波德莱尔的浪荡子形象》,西南大学,2008。

[7]钟丽茜:《波德莱尔诗歌中的“现代性意义危机”及其救赎方式》,《外國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40-45页。

[8]陈君:《现代审美经验的阐释与开拓》,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

[9]程抱一:《论波德莱尔》,《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58-63页。

[10]廖星桥:《雨果的竞争者波德莱尔》,《法国研究》1985年第4期,第61-66页。

[11]王林:《论波德莱尔》,《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第316-322页。

[12]连钢:《夏尔·波德莱尔的一生》,《文化译丛》1987年第3期,第16-17页。

[13]刘颖:《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报》(综合版)1995年第1期,第31-33页。

[14]李凌鸿:《波德莱尔恋曲变奏》,《法国研究》2008年第2期,第23-31页。

[15]王光明:《波德莱尔散文诗赏析》,《名作欣赏》1990年第1期,第36-40页。

[16]郑克鲁:《〈恶之花〉的主题旋律——波德莱尔的〈忧郁之四〉》,《名作欣赏》1990年第2期,第58-62页。

[17]赵晓丽、屈长江:《沉默在自己凝血中的太阳——读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第102-106页。

[18]上官燕:《浪荡子、人群和现代性的体验:波德莱尔的都市抒情诗》,《名作欣赏》2011年第18期,第117-119页。

[19]宋军:《痛苦和无聊的人生——波德莱尔诗歌赏析》,《名作欣赏》2013年第5期,第36-40页。

[20]王敏:《反观波德莱尔女性意识中的两重“矛盾性”——以〈致一位过路女子〉为例》,《名作欣赏》2014年第3期,第92-94页。

[21]胡曼莉:《论波德莱尔〈腐尸〉的风格与翻译》,《法国研究》2010年第4期,第49-54页。

[22]张缵、江宁康:《诗歌与人性之恶——金斯伯格与波德莱尔诗歌比较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158-164页。

[23]刘源:《陈敬容与波德莱尔诗歌之比较》,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

[24]李丹、聂英杰:《异中有同律——谷崎润一郎与波德莱尔的奇特契合》,《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70-72页。

[25]向天渊:《论波德莱尔与李金发诗歌中死亡主题的差异性》,《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59-62页。

[26]文雅:《契合与传承——波德莱尔与闻一多比并零谈》,《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60-62页。

[27]李永毅:《艾略特与波德莱尔》,《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第67-69页。

[28]殷峻:《“恶之花”的移植——试论波德莱尔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影响》,《国外文学》1996年第1期,第108-117页。

[29]郭绍华:《1919—2000:波德莱尔在中国》,《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第42-47页。

[30]刘波、尹丽:《波德莱尔作品汉译回顾》,《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62-69页。

[31]杨玉平:《波德莱尔与“前朦胧诗”写作》,《世界文学》2015年第6期,第179-199页。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波德莱尔现代性诗歌
“命运是自我选择”:《波德莱尔》传记批评解读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诗歌岛·八面来风
南方
走向巴黎诗歌(之二)——巴黎诗人波德莱尔
论《现代中国作家与法国文学》中的波德莱尔考察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